2025年商用车行业的“寒冬”比预期更冷。市场萎缩、价格战白热化、新能源转型阵痛三座大山压顶,但一季度财报却悄然揭开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生存大戏:有的盆满钵满,有的断崖式下跌,更有的逆袭翻盘。但无论盈亏,大家唯一的共识就是: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当多数车企还在为生存发愁时,中国重汽却以129亿营收、3.1亿净利润交出双增长答卷,在重卡市场寒冬中堪称“孤勇者”。不过,亮丽的数据背后却暗藏隐忧:经营现金流暴跌208%,-31.89亿的窟窿更是触目惊心,这份利润更像是“纸上富贵”。
再看一汽解放,营收同比下滑24.6%,净利润暴跌83%,仅为0.29亿元,不过“中重卡市占率第一、新能源销量激增375%”的战绩总算是守住了底线。
客车老大宇通则以64亿营收撬动了7.55亿净利润,稳坐客车界“印钞机”宝座,但营收微降3%同样暴露隐忧。原来其销量增长全靠低价轻客拉动,高价大客反而下滑。不过,应收账款骤降44%暗示着回款能力质变,经营现金流虽同比下降57%,但14亿规模仍远超同行。这种“牺牲规模保利润”的战术,在价格战中堪称教科书级操作。
反观金龙汽车则是妥妥的大赢家:营收同比增23.69%,净利润暴涨164.79%,尤其是五年连涨的纪录更是让同行眼红。不过,更戏剧性的是中通客车,净利润大涨80.5%,经营现金流却暴跌99.9%,46万现金流对比7700万利润,堪称“账面富贵”的极致案例。
福田汽车则以148亿营收、4.36亿净利润成为一季度最大黑马。新能源车销量暴涨174%,出口量激增10%,重卡业务更是贡献52%的增速。更关键的是,这家曾被宝沃拖累的巨头,用“全价值链降本”把费用率狠狠砍下,净利润率同比提升70%。当同行还在为现金流发愁时,福田手握17.69亿经营现金流,成为妥妥的“现金奶牛”。
汉马科技的故事则堪称励志,被吉利收购后连续三年亏损,今年却靠新能源重卡暴涨95.77%实现扭亏,4月销量再涨56.96%,上演“摘帽”奇迹。而江铃汽车则略显尴尬,其盈利支柱SUV车型同比下降7.96%,导致净利润暴跌36.56%,经营现金流更是断崖式下跌273%,皮卡新品牌“大道”未能救场,其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的隐患暴露无遗。
编后语
纵览这场财报大考,一个真相也愈发清晰:新能源转型能换来估值,却换不来真金白银。汉马科技新能源重卡销量暴涨,但经营现金流仍为负;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占比提升,却因产品结构调整导致营收下滑。反观福田汽车,新能源+出口+降本三管齐下,才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而中国重汽的现金流危机、中通客车的现金流崩盘,更是给行业敲响警钟:在寒冬中,活下去的核心不是账面利润,而是口袋里的现金。
二季度战役已经打响,市场洗牌远未结束。当价格战硝烟弥漫,谁能把账面利润变成真金白银,才能真的从“活下去”变成“活得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