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

家住上海的张先生最近发现,原本计划购买的雪佛兰太浩SUV突然从经销商处下架了。这背后,是通用汽车在5月21日正式宣布停止从美国向中国出口汽车的决定,继福特之后,又一家美系巨头退出中国进口车市场。

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有驾

通用汽车此次调整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对华加征的25%汽车关税。以售价64.8万元的雪佛兰太浩为例,税后价格一度飙升至119.23万元,形成“税比车贵”的畸形局面。

尽管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暂停了部分关税措施,但大排量燃油车和皮卡仍被排除在优惠政策之外,这意味着通用核心出口车型的成本压力并未根本缓解。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迫使企业在“持续亏损”与“战略收缩”之间做出抉择。

事实上,通用汽车的出口量在其中国总销量中占比不足0.1%,福特的情况也类似——其出口车型受关税影响后,面临高达150%的税收。对于企业而言,维持这一业务的边际成本已远超收益。

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有驾

关税只是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重构。据央视《东方时空》报道,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三年翻倍增长,2024年自主品牌零售份额已超过65%。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年4月达到51.5%,比亚迪、蔚来等品牌的高端车型直接冲击了传统进口豪华车市场。

通用的出口车型以大排量燃油车为主,唯一的新能源车型悍马EV SUV售价超百万元,难以打开市场。

反观中国本土品牌,不仅在价格上更具优势,还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例如红旗出口车型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达128家。这种产品结构与市场趋势的脱节,使得美系进口车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有驾

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逻辑正在发生质变。年轻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显著提升,90后、00后买车时,73%会关注“国潮”元素。比亚迪汉EV凭借“中国结”尾灯设计,年轻用户占比超60%。与此同时,国产充电桩网络日益完善,每百公里覆盖12个,新能源车长途出行不再是难题。

相比之下,进口美系车的劣势愈发明显。维修成本高、零部件供应周期长,加上美规车的特殊配置(如英里制仪表盘),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体验。2025年一季度,美产进口车销量暴跌47.13%,而国产豪华电动车销量暴增68%,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揭示了市场选择的必然。

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有驾

通用和福特的调整,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深刻变革。为应对关税冲击,中国车企加速海外布局,比亚迪、广汽在泰国、马来西亚建厂,生产成本降低28%。

而美国车企因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福特F-150皮卡变速箱成本上涨6000美元,通用、福特股价暴跌,Stellantis被迫裁员900人。

这种“双向调整”的背后,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崛起。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量产,成本降低30%;华为鸿蒙车机OS装机量破千万,技术标准开始反向输出。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时,中国已在电池技术、产业链整合上建立起全球领先优势。

福特停了通用也停!美系车撤离中国市场,这是怎么回事?-有驾

通用汽车追随福特脚步停止对华出口,既是关税博弈的直接结果,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必然映射。这场调整揭示了三个关键趋势:

其一,政策风险重塑全球布局。关税波动迫使企业重新评估资源配置,本土化生产成为规避风险的首选策略。通用明确表示将继续通过合资企业深化在华布局,这与福特关闭北美工厂、转向本土生产的路径不谋而合。

其二,技术迭代改写竞争规则。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燃油车的垄断格局,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市场话语权。正如央视报道的宇通客车案例,自主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能力,已成为“中国名片”的核心竞争力。

其三,消费主权决定市场走向。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本质上是对技术进步和产品价值的投票。当国产车型在性能、设计、服务上全面超越进口车时,市场的选择便水到渠成。

未来,随着6G、低轨卫星等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但无论技术如何演进,有一点始终不变:只有扎根市场、尊重消费者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通用和福特的调整,或许正是产业变革的序曲,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