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政浩以快打慢,东风日产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别的不说,这两年中国车市的戏剧性程度,简直比大厂年会还会整活。新能源、智能化、价格战、金融战,各种花样一波接一波,谁慢半拍就要被时代的浪潮直接拍在沙滩上。而在一片红海里,东风日产居然玩出了点新意思—— “以快打慢” ,高政浩领着团队硬是把合资品牌的形象从“慢半拍”的老大哥,变成了“动作快到让人猝不及防”的狠角色。

高政浩以快打慢,东风日产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有驾

说实话,东风日产的转型速度和姿态,多少有点让人意外——毕竟“慢悠悠”一向是外界对合资厂商的刻板印象。但高政浩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点“不讲武德”。N7上市当天直接爆单过万,朋友圈都在刷“日产的大沙发又回来了”,这场面,老东家能不感慨?

从高政浩的履历来看,这人身上带着典型的技术理工男气质,学历高、履历厚,干过发动机、搞过制造、管过新能源,正经在日产扎了二十年。你说他“懂行”吧不算夸张,但更让人服气的,是他带队转型的那种果断劲。

“别讲情怀,先看速度。”这大概就是高政浩给东风日产灌的鸡血吧。新能源时代,慢一分钟都可能被市场淘汰,合资厂如果还在“全球同步”,那基本等于自裁。

其实N7这款车,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觉得“来得太晚”,但细细琢磨下去,日产压根不是在抢首发的流量红利,而是憋着一股劲要做“能卖得住、能跑得远、能用得久”的产品。别人拼堆料、卷配置,东风日产直接打出“舒适+不晕车+智能化”三板斧。这种自信,背后其实是对产品力的笃定。

有人吐槽:“日产N7又是大沙发?” 我想说:“你们以为大沙发只是软,其实它是东风日产的灵魂。”

别小看舒适二字,电车时代晕车、疲劳、空间焦虑,都能靠一套好座椅和底盘解决。日产这波用上了AI自适应座椅、49个传感器+19个气囊,甚至连防晕车都考虑进去了,说实话,这种细节是要用心才做得出来的。再配上自研电驱和GT-R底盘调校,东风日产其实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智能化不是新势力的专利,合资大厂也能玩得转。”

再看服务体系,东风日产居然成了首个在合资品牌里搞“订购、交付、服务分离”的主机厂,流程割裂但效率提升,消费者体验确实更顺畅。还有那个“GLOCAL”战略,直接喊出“在中国,为中国,向世界”,明显是要加速本地化,走自己真正的话语权路线。

高政浩说:“以快制慢,合资品牌才有未来。” 这句话说得不假。市场竞争,慢半拍就意味着掉队,东风日产这两年的表现,的确配得上“快”字。

高政浩以快打慢,东风日产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有驾

当然,坦白说,东风日产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新能源领域的“顶流”,但N7的爆火只是个开始。你会发现,这家企业从高层到一线,都在主动刷新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从“卖车”变成“做产品+服务+体验”的全链路升级。

有人问,日产N7未来会不会成为合资新能源的标杆?我觉得未必是“唯一”,但一定是“极少数”能把速度、产品、品牌、服务这几张牌都打得这么顺溜的那一批。

想想看,新能源转型如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耐心和底气。东风日产用高政浩这把“快刀”,先斩掉了“慢半拍”的包袱,也许好日子还真在后头。

高政浩以快打慢,东风日产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有驾

“等风来,不如自己造风。” 这句话放在今天的东风日产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