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MONA M03 Max首秀:智驾新局
颇具玩味的是,一边是键盘侠们嚷嚷着电车价格水涨船高,巴不得时光倒流,重温宏光MINI EV的亲民价;另一边,各路新晋电驹,尤其那些贴着“智”字标签的,如过江之鲫般涌现。
你说这届后浪们,心之所向究竟为何?
近来,小鹏祭出一款新车,MONA M03 Max,昭告天下是为Z世代量身定制的智电新锐之选。
这车颜值几何?
说白了,外形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当下电车圈流行起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仿佛不如此便无法自证其电车身份。
MONA M03 Max也未免俗,线条倒也洗练,溜背身姿,据称能削减风阻系数,裨益续航表现。
内饰亦乏善可陈,巨幕、液晶仪表盘,语音交互那些,已然是电车界的标配了。
重头戏在于“智”。
小鹏的拿手好戏便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MONA M03 Max料想也会搭载自动泊车、高速导航辅助之类。
设想一下也挺妙,陷于拥堵时,让车自个儿溜达,咱则腾出手来刷刷手机,偷得浮生半日闲。
然则,话锋一转,这“智”究竟能精明到何种境地?
现下所谓的自动驾驶,说穿了也只是个帮衬。
真要撒手不管,恐怕还得假以时日。
再者,这玩意儿靠谱吗?
此前亦不乏事故见诸报端,自动驾驶判读失误,径直撞将上去。
想想就让人捏把汗。
于小鹏而言,MONA M03 Max的问世,丰盈了产品矩阵,亦可视作是对市场脉搏的顺应。
盖因当下电车市场厮杀太过惨烈,不耍点新花招,委实难以博取眼球。
聊到市场搏杀,这才是关键所在。
眼下电车价格战如火如荼,小米SU7横空出世,直接将价格阈值拉低了一截。
MONA M03 Max若想脱颖而出,定价便至关重要。
倘若价格虚高,想必难以俘获年轻消费者的芳心。
毕竟,Z世代购物,讲究的是物有所值。
提及性价比,便不得不剖析其背后的逻辑。
电车厂商们竞相堆砌智能化,恨不得将所有高科技一股脑塞进去,然这些玩意儿当真管用?
抑或说,又有多少人会真正用到?
很多时候,这些功能不过是噱头,用来招徕顾客,拔高溢价。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科技精进时,是否忽略了商业模式的算计?
厂商竭力堆砌功能,实则是为了牟取更大利润。
而消费者呢?
或许只是为了一个“智能”的标签,便平白多掏了不少银子。
事实上,对于芸芸大众而言,电车最重要的仍是续航、安全、可靠。
智能功能不过是锦上添花。
倘若续航拉胯,安全无保障,再智能亦是徒劳。
国内新能源市场,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焦虑”的博弈。
消费者焦虑续航里程,厂商焦虑市场占有率。
人人都焦虑,结果便是,电车日益昂贵,功能日益繁复,但真正能纾解用户痛点的,却寥寥无几。
与普遍认知相悖的是,真实情况是,诸多用户对所谓的“智能”并不感冒。
他们更在意的是价格、品控与售后。
仅此一例,便足以凸显问题的严峻性:据调研显示,逾六成消费者认为,目前电车的价格依旧高企,难以企及。
因此,MONA M03 Max能否旗开得胜,关键不在于它有多“智能”,而在于它能否洞悉用户的核心诉求,提供一个真正物超所值的选项。
归根结底,购车一事,终归要回归理性。
莫要被那些花团锦簇的功能迷花了眼,想想自己真正所需,方为上策。
恰如择偶,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车亦如是,智能是加分项,但实用才是王道。
倘若MONA M03 Max能做到实用、好驾驭、价格公道,那它或许真能成为Z世代的智电新锐之选。
但愿它别只是又一个“智能”的空壳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