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公里我第一反应小编写错了吧小数点往前挪一位结果没写错智己LS9综合续航一千五百公里
---
说实话,我一开始还在想,小编是不是又搞错了。1508公里?这得多牛啊。你别的电动车,哪怕续航做到700-800公里,也算不错的了。而智己LS9官方宣传,直接叫出1500+公里,这数字听着就像科幻?听归听,但我不能忽视它背后的技术潜力。
我自己开过不少车,搞研发也算有点底子。回头我还翻了下笔记,查了查数据,发现确实不是虚的。根据官方提供的参数,除了超大的电池组外,智己LS9在能量管理上真是做足了功夫。那块电池,容量大约估算在150kWh(不确定,毕竟数据没公布得那么详)。我还算了一下,百公里能耗大概在16-17度左右,不算特别高。这样算下来,续航达到1500公里,算是极限值了。
这实际上对比同价位的纯电SUV,不得不说差距还挺大的。比如特斯拉Model X或者比亚迪汉EV,续航最多也就700-800公里。你说,我为什么只关注续航?因为这个数字直接关系到一车到底的梦想。除了续航,快速充电、能量效率、温控系统都很关键。
这让我想到,很多人其实没想过,续航能做得多远和实用是两码事。比如我朋友开一台续航500公里的车,他有时开出城,家里充得早,觉得一天用不到。可如果要去远途,得计划充电点,排队等候,实际上其实挺折腾。反倒智己LS9那一大块电池,倒逼我思考,还真的让我对远行有点信心。
顺便说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很多人提到:充电慢得要死,续航再长也没用。但我觉得,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技术在进步,充电速度已经不是昔日的死耗时。现在超级充电桩,基本20-30分钟就能补满一半电。配合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不仅快,还能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浪费。
现在还是存在个小问题。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续航里程,实际上用不到?开到上海,插低速充电桩,充个30分钟,续航就能多个几百公里,倒也挺实用。还记得有个修理工说过:配个大容量电池,就是要跑长途。我自己用车经验告诉我,一台车不要只想着极端续航,日常用的其实更重要。一辆车,要在电池、电机、底盘、质料等方面平衡。
不管怎么说,1500多公里的续航,这个数字绝对不是随便喊的。真实的意义在于:远途不用担心充电点不够、排队等候。你说,充电桩还供应不过来吗?我估算,国内目前高速公路沿线布置的快充站大概在1万多座左右。没错,这个数据是我随口一估,但看过一些报告,整体还算合理。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但说真的,能做到长续航的车,好比我小时候用的那辆老宝马,虽然没啥花哨,但续航和技术成熟。166公里一箱油,跑长途还得提前规划。现在大公司投入这么大,研发这么多东西,续航一路飙升,不只是吹牛,是真实的技术堆砌。
我之前还听到朋友说:大电池成本贵,车价拉高。这个是真的。其实还真没细想过,这车的成本组成,电池占了70%以上。用生活比喻,就像买房,地价贵,装修贵,最终价格高得离谱。可你这也是投资未来:不用再为电池续航狂扯,真心不错。
我也得承认,续航越长,安全性、充放电寿命,还有重量压力都在增加。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把电池装得太大,反而反噬自己?这点我后面会补充。
(这段先搁一边。)
说回来,智己LS9的这个数字,至少给我带来了一个新思路。别的车续航到顶多跑个北上广,打死也不会考虑。这个车,的确能让我联想到:未来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了。
想问问你们:你会为了这么高的续航,考虑多花点钱么?还是说,续航再高,充电桩还走不走得顺?这个好像挺复杂的。
而且,不知道你们觉得,车能跑这么远,真正的意义在哪里?是到未来某天,只要带着它,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问题?还是,这只是厂商的营销故事?我嘛,总觉得这个数字背后,是行业的一个大变化,也是一种莫名的期待。
我自己还在猜测下一步,谁会是第一个能把续航做到2000公里的?没有细想过,可能还得看基础设施和材料技术。那个数字,真有点让人浮想联翩……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