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

李想年薪6.4亿,够买多少辆理想L9?王传福才拿765万,却把比亚迪开成全球新能源老大,这薪资差得也太离谱了吧?最近,理想汽车和比亚迪两位老板的收入被扒出来,网友吵翻了天。有人说李想这是“左手发薪,右手分红”,跟玩资本游戏似的;也有人觉得王传福低薪太“装”,是不是故意博好感?这场薪资风波,到底藏着啥故事?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先说李想这6.4亿,乍一听,普通人得瞪大眼:这啥概念?按理想L9顶配50万一辆算,能买1200多辆,摆一块儿都够开个车展了!细看财报,这6.4亿里,6.36亿是股权激励,现金薪水其实没多少。啥叫股权激励?简单说,就是公司给老板股票,股价涨了,老板赚翻,股价跌了,也可能血亏。2024年,理想汽车卖了50万辆车,赚了80亿净利润,同比暴涨124%,在新能源车企里第一个扭亏为盈。这成绩单,够硬吧?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李想的高薪,多少跟这挂钩。毕竟,理想主打增程式电动车,L9、L8这种“大沙发”车型,专攻家庭用户,精准得像拿尺子量过市场。网友在X上吵得凶,说李想这薪资占了公司利润一成,像是“自己给自己发奖金”。这话听着刺耳,可换个角度,理想能从零做到今天,李想没点真本事行吗?

要说李想的能耐,那得从头讲起。这哥们儿高中就创业,19岁搞了个叫“泡泡网”的IT论坛,后来一头扎进汽车圈,2005年整出汽车之家,2013年就带着它在纽交所敲钟上市。2015年,他又杀进造车赛道,创立理想汽车,2020年纳斯达克上市,愣是把理想打造成新能源界的“家庭用车”标杆。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你开过L9没?那车里“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设计,网友吐槽土得掉渣,可架不住人家卖得火,2024年光L9就卖了20多万辆!投资人徐小平评价李想是“中国顶级产品经理”,这话不假。他对用户需求的嗅觉,简直像装了雷达。2024年,理想净利润80亿,成了新势力车企里唯一赚钱的,股价也水涨船高,李想的股权激励自然跟着翻倍。网友一边骂他薪资高,一边抢着买理想车,这心理,咋就这么矛盾呢?

可矛盾归矛盾,网友的火气也不是没道理。平台上,有人扒出李想不仅是高薪,还拿分红,身为大股东,利润进他腰包的比例不小。这操作,咋看都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车企们不是降价就是卷技术,普通员工年薪十几万,累死累活,抬头一看老板拿6.4亿,谁心里不嘀咕?更别提社会公平这档子事儿了。有网友直言:“李想赚这么多,凭啥?不就是会忽悠吗?”这话有点酸,可也反映了大家对高管薪资的敏感。毕竟,6.4亿不是小数目,搁谁身上都得被放大镜盯着。

说到这儿,咱得把镜头转向王传福。比亚迪2024年卖了427万辆车,市场份额占了新能源的35%,直接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可王传福年薪才765万,啥概念?连李想的零头都不到!比亚迪财报里,王传福的薪资低得像在“做慈善”。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这老爷子,平时穿个朴素衬衫,经常亲自下车间试车,妥妥的“技术狂人”。2024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横扫市场,出口量还翻了一倍,愣是把中国车卖到了欧洲、东南亚。你说王传福这成绩,值不值个高薪?可他偏不,人家把利润全砸到研发和扩张上去了。网友在X上点赞:“这才是真企业家,赚了钱不装大爷!”可也有声音说,王传福这低薪是不是有点“表演”嫌疑?毕竟,比亚迪市值过万亿,他身家早不是小数目,低薪可能只是个姿态。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王传福的低薪,背后是比亚迪的经营逻辑。比亚迪起步是传统车企,靠电池起家,稳扎稳打,文化上更偏向“节俭”。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比亚迪研发投入占营收的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王传福常挂嘴边一句话:“技术是核心,利润得让着点。”这话听着朴实,可干出来的事儿不简单。比亚迪不仅在国内称王,还在全球新能源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反观李想,理想是新势力车企,靠资本驱动,股权激励是大招。2024年高管薪酬报告显示,新势力车企高管薪资里,股权激励占60%-80%,李想99%的占比虽夸张,但也在这个逻辑里。两种模式,像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激进,一个稳健,谁也别说谁错。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可网友为啥对李想更苛刻?说白了,还是“高薪刺眼”。6.4亿,搁哪儿都是个大新闻。有人算账:李想一年的薪资,够养活一个中小城市多少家庭?这种对比,天然容易点燃情绪。更何况,新能源车企这几年风口正盛,公众盯着呢,谁薪资高了点,就容易被扣上“割韭菜”的帽子。反过来,王传福的低薪,像一面镜子,照得高薪老板们有点尴尬。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销量突破1200万辆,竞争红海里,车企不光拼技术,还得拼口碑。薪资这事儿,说小是企业内部的事儿,说大,能影响品牌形象。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这场薪资风波,折射的不只是李想和王传福的个人选择,还有新能源行业的两种玩法。新势力车企像理想,靠高薪激励创新,快速抢市场;传统车企像比亚迪,靠低调稳健,攒技术打长线。公众的质疑,其实是想问:高薪到底该不该有个上限?车企赚了钱,咋分配才算公平?2024年,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关注高管薪资透明度,未来可能会有新规范出台。车企们得悠着点,薪资不透明,迟早会被舆论“烤”得外焦里嫩。

想让这场争议少点火气,车企得主动点,把薪资结构晒清楚,别让公众猜来猜去。咱普通人看热闹,也别光盯着数字骂,得多看看企业业绩和贡献。毕竟,新能源这赛道,技术、口碑、用户体验,哪个都不能少。

李想年薪6.4亿惹争议,王传福的765万,就算是车企老板中最高的了-有驾

薪资高低,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还得看谁能把车造好,把市场抓牢。新能源的未来,不在老板兜里,而在咱们开的车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