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和混动区别?增程式和混动到底咋选?林林给你唠明白!

“增程式和混动,到底谁才是新能源车的‘真香’之选?”最近后台被这问题刷爆了!有网友吐槽:“增程式就是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混动才是‘油电双修’的六边形战士!”也有车主反驳:“增程式市区开像纯电一样安静,混动高速直驱才省油!”到底谁说得对?林林今天就用10年解说经验,结合真实车主案例,给大家唠透这俩技术的“底裤”!

增程式:电动车的“充电宝”,纯电质感拉满

先说增程式,这技术就像给电动车背了个“汽油充电宝”。发动机(专业叫“增程器”)唯一任务就是发电,驱动永远靠电机。比如理想L7,哪怕电量只剩5%,发动机咆哮着发电,驱动轮的依然是电机。这种“烧油→发电→电驱”的单向路径,决定了它的驾驶体验和纯电车几乎一样——起步快、加速平顺,红绿灯起步能甩燃油车半个车身,高速巡航时车内噪音不超过55分贝,接孩子放学时孩子能在后排安静睡觉。

增程式和混动区别?增程式和混动到底咋选?林林给你唠明白!-有驾
增程式和混动区别?增程式和混动到底咋选?林林给你唠明白!-有驾

但增程式也有短板。北京车主王先生吐槽:“跑高速时,增程器要一直高负荷发电,馈电油耗能飙到8L/100km,比混动高1-2L!”林林实测发现,增程式在市区通勤确实香——家充桩谷电成本低至0.06元/km,跑一周通勤(日均50km)电费不到20块,比坐地铁还便宜!但要是经常跑长途,比如每月跨城出差两次,增程式的高速油耗劣势就暴露了。

混动:油电协同的“多面手”,高速直驱省油

混动(主要指插电混动PHEV)则是“油电双修”的六边形战士。以比亚迪DM-i为例,发动机既能像增程式那样发电,也能在高速巡航时直接驱动车轮,避免能量二次转换的损耗。上海车主李女士分享:“跑沪昆高速时,车速超80km/h后,发动机通过直驱离合器接管驱动,油耗直接降到5L/100km,比增程式省了近30%!”

混动的优势在长途场景更明显。林林实测过奇瑞风云T9,满油满电能跑1360km,从杭州开到拉萨中途只需加两次油,而增程式车型(如问界M5)虽然也能跑1000km+,但高速馈电油耗比混动高0.8-1L/100km。网友“自驾达人老张”说:“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混动车馈电油耗仅比平原高0.8L,增程式可能得高1.5L,这差距在长途自驾中可太关键了!”

选车攻略:按场景对号入座,别被“伪需求”忽悠

林林认为,选增程式还是混动,关键看三个场景:

  1. 充电条件:有家充桩且日均通勤≤50km,增程式是“真香”之选。比如深圳白领小陈,每天通勤40km,家充桩谷电成本0.3元/km,跑一周电费才12块,比坐公交还便宜!但要是老小区没法装充电桩,公用快充成本可能反超混动。

  2. 长途需求:月均≥2次跨城出行,混动更靠谱。北京车主刘先生每月要跑两次京津冀,他算过账:“增程式高速油耗8L/100km,混动5L/100km,按每月跑2000km算,混动能省600块油费!”

  3. 预算敏感度:同级车型增程式通常贵2-3万(比如问界M5比唐DM-p贵2.8万),但增程式电池保修政策更友好(多数品牌首任车主终身保)。预算15-20万追求性价比,增程式配置更高;预算20万以上追求全能,混动高速省油、动力更强。

林林总结:没有“完美技术”,只有“适合场景”

增程式和混动就像“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杂交品种,各有优劣。林林认为,如果你追求纯电驾驶质感、市区通勤为主,增程式是“甜点级”选择;要是经常跑高速、充电不方便,混动才是“全能战士”。最后问大家一句:你更看重驾驶体验,还是省油省钱?评论区聊聊,林林帮你分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