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汽车曾是车圈里的“高富帅”,如今却沦落到要靠卖惨博同情的境地。这起从巅峰跌落谷底的案例,就像一面照妖镜,把新能源车企的生存法则照得透透亮。
极星的问题出在哪儿?说白了就是“脑子不在地方”。建厂在中国,决策在瑞典,物料从欧洲空运,中国团队啥也干不了。这操作就像让厨子听不懂中文,做菜还非要按菜谱上的英文菜名来,能不糊锅吗?同期特斯拉扎根,比亚迪闭门造车,蔚来小鹏疯狂迭代,极星呢?还在那儿学人家装全球化,结果欧洲卖不动,美国混不活,中国直接玩完。
市场最现实,极星从280亿市值一路跪到十几亿,纳斯达克退市警告就是给吉利发来的催命符。李书福砸钱救场,拿回控股权,但问题是极星这病根子,光靠钱能治好吗?极星这事儿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新能源赛道不是比谁出身贵,拼的是谁能抓住用户的心。现在极星把宝押在美国建厂,可美国市场不比中国,产品力不够硬,照样得喝西北风。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汽车行业最残酷的真相是什么?不是技术迭代快,而是用户的心更易变。当年极星在中国市场多风光,网红车都能卖到断货,现在呢?直营店关门大吉,线上卖车还搞不明白,这反差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力疲软、管理混乱,光靠吉利这块金字招牌,能保住极星这条船不翻吗?
都说吉利是汽车界的消防员,救活极氪、盘活吉利汽车都挺利索。可极星这摊子烂泥,真就能靠李书福三下五除二收拾好吗?品牌溢价跌没了,用户信任崩塌了,连美国市场都还没站稳,极星这盘棋,到底该怎么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