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蝉联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榜第一,云计算等项目首次摘金

中国蝉联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榜第一,云计算等项目首次摘金-有驾

记者 | 陈琼烨

奥地利时间11月27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的34个项目上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在金牌榜和团体总分上位列第一。金牌获奖率达62%,参赛项目奖牌率高达97%。

这是中国代表团自2011年首次参赛以来,连续三届获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名,且金牌总数刷新单届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受疫情影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以特别赛的形式举行,于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15个国家分散举办,共62个比赛项目。

中国代表团派出146人,参加34个项目比赛。其中,36名参赛选手全部来自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平均年龄22岁,最大的24岁,最小的20岁。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队在今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多个项目上实现金牌或奖牌“零”的突破。在云计算、美容、家具制作、货运代理、重型车辆维修、化学实验室技术、抹灰与隔墙系统等项目上首次摘金,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项目上首次获得奖牌。

在一些传统强项上,近几年中国代表团连续取得金牌。例如数控铣项目,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周楚杰为中国队实现“四连冠”;砌筑项目和时装技术项目上,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的伍远州和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董青分别为中国队实现“三连冠”。

世界技能大赛的奖牌背后反映出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民日报》援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观点称:“技工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新兴产业或先进制造恰恰是技工教育应该快速直接、最早进入的领域。”

世界技能大赛也为参赛选手在未来职业路径选择上提供了参考。

去年12月,由人社部发布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172名选手中,118人以学生身份参赛,占比68.6%;企业在职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均有24人,均占比14%。

该报告提出了五种世赛选手职业发展路径设想,其中四种职业发展路径均需经历从选手到教练的转变,随后再选择成为技术专家、技术骨干、业务主管或工作室主持人。

世赛选手获奖后留校任教或在工作单位任教的比例高达73%。例如,第44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获得者宋彪,获奖时还被授予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人,彼时19岁的他是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选择留校成为智能装备学院的一名教师。

除了留校任教外,也有部分选手选择成为世赛教练。例如第44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彼时是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如今已经是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的教练。

还有一些选手选择升学深造或是海外留学。政策层面给世赛选手继续深造提供便利。2020年4月,教育部就已出台相应文件,明确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符合相应条件即具备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资格。

此外,也有部分选手选择留在原本的工作单位并成长为业务主管或技术骨干,或自己创业开公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