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

新能源车升级只是“军备竞赛”吗?

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有驾

现在买新能源车,好像谁心里都明白一件事,就是这个行业更新太快了,没买的人总想着等等,已经买了的人就怕一夜被淘汰,我们一说起新款车配置升级,这个循环就又开始了,大家总爱讨论一个话题“升级到底是厂商真想为用户好,还是又一次割韭菜?”要我说,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大家共识吧,现在几乎每个车主,或多或少都体会过!比如前脚刚提车,后脚厂家就宣布新版本要上市,新车配置和功能又多又潮,更快的充电速度、更智能的驾驶辅佐,处理器又更强了,还带激光雷达,价格也可能跟着往上调,这个场景你熟悉不?最近网络上关于小米SU7改款的那些爆料,也是这个套路。

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有驾

我们不妨反过来其实升级本质上,代表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这次小米SU7传闻的大升级,比如传说中配麒麟二代电池、5C+900V超高压平台,标配激光雷达、U芯片,还要加空气悬架和大功率无线充,有人一听觉得酷毙了,感觉钱包在颤抖,也有人生气,就说厂家不厚道,如果我们多看看别家公司,或许会觉得,这事有点必然。

理想L系列,其实最早上市时没有激光雷达,然后特斯拉发布FSD,整个行业都炸开了锅,为了智能驾驶竞速,理想、蔚来、小鹏等一批车,大家跟着卷起来,不但加装硬件,还同步更新算法版本,奔驰EQE也加推车机升级包,为了承诺OTA持续进化,结果,消费者真的拿到的软件升级,大多还得付费续订,表面上看是“技术升级”,背后是厂商努力卡位,是应对友商压力的无奈选择,也或者是试探用户愿意为科技买单的底气。

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有驾

这类硬核升级,真的全是割韭菜吗?这个命题一半对一半错,理由很现实,新一代电池,供应链价格高不少,激光雷达要几千上万一颗,空气悬架也有物料溢价,成本确实上升了,而不是纯靠PPT下单忽悠的,厂商涨价似乎给出理由,这也让部分刚买现款的用户心里堵得慌,就是“不买等升级,买了怕降价”,由此可见,痛点其实来自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演进的特性,既然迭代提速,消费焦虑也不可避免。

升级就意味着买贵车才有幸福体验吗?不一定,比如比亚迪此前推出汉EV改款,不仅电池升级,价格还保持不变,甚至终端优惠下探,后来发现,厂家为了拉拢原有用户,也推出限时加装包,比如智能驾驶选装打折优惠,以及老用户OTA升级部分功能,以此缓解“背刺感”,目前蔚来、小鹏等也在学这个做法,说明其实大家都明白,用户价值与品牌忠诚,才是决胜的新战场。

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有驾

再反过来谈购车策略吧,其实很多用户并不是非得追最新,其实只要性能实用,配置够用,价格合适就好,像今年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A级车终端成交价同比涨了8%,但消费者更理性,很多人抓住老款清库的机会“抄底”入手,不是高配新款才有市场,性价比版车型同样大卖,这反映了市场分化的趋势,一部分人乐于追新,另一部分愿意捡漏,归根结底,回到自身需求,价值感来自于“买对”而不是单纯“买贵”。

很多人会纠结,“买了新车,厂家立马升级,是不是就亏了?”其实完全没必要过度焦虑,因为回头看其实每一代新科技初期,往往不完善,比如去年特斯拉FSD刚推广时,国内一度吐槽辅助驾驶太保守,真实用户反映后台识别错误率不低,敢于提前体验新技术,等于变相参与产品打磨,过几年再次换车,体验感自然又上台阶,这波升级本质上属于技术红利的周期性释放,谁都不会一直捡最先那一茬,否则,科技产品永远没法买。

小米SU7新款到底涨价还是升级?三大关键点颠覆你的想象-有驾

想想未来,新能源车的“军备竞赛”还会持续多久?这种高频升级带来的用户困扰,本质上与手机行业完全一样,比如智能手机从3G到5G,用户投诉“一夜旧机”,但没人因此不换新机,反而期待下次更大升级,只能说,科技进步不可阻挡,如何在体验和性价比之间找到平衡,才是考验每个消费者理性的地方。

下次遇到升级传闻,不妨沉住气,理清自身需求,有能力追新就等新款,追求实惠就趁清库,最后,这其实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最好方式,终极问题来了,你最看重的,到底是极致科技,还是实在体验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