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牌车企都快扛不住了吧?
到十月为止,有消息证实,奔驰大约有4000名员工已经通过遣散方案离开了岗位。
从4月开始起迈出的这步“自愿辞职”方案,打算到2027年前帮忙让大约三万员工离岗。
为了让事情推进得快些,奔驰还特别设了个“加速奖金”来鼓励员工早点走,补偿方案呢,按照职位级别和工龄来分阶梯,最高能到N+11。
资深管理层最高能拿到50万欧元的解聘补偿金。
这些曾经的老牌汽车厂家,难不成真的到了要“孤注一掷”的地步了吗?
奔驰裁员真相
其实,在今年3月的时候,奔驰官网就推出了“可持续人才计划”,宣称要“本着社会责任,优化组织架构”。
就是说,启动了让员工“拿钱走人”的计划,涵盖了工程师、行政、IT等多个岗位。
按照这个方案的规定,副总裁最高能得到50万欧元的补偿,而服务满15年的董事,最多可以拿到30万欧元。工龄每增加一年,补偿金额还能多出15%。
中国的普通员工,比如大部分,基本上只能拿到N+9,大概10万欧元左右封顶。
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对于工作多年,年纪超过35岁的老员工来说,性价比依然不算太高。
现如今的整体环境,确实不太乐观,换了工作的话,大龄员工想顺利找到下一份新岗位,未必是一件容易事。
在这种情形下,谁都不愿意轻易放下自己手里的工作,这也就造成这个项目虽然早在3月就开始了,可一直没人积极提出离职申请。
为了赶员工快点签字,奔驰特意搞了个“加速奖金”,就是早走越多拿越多。
这个办法,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过效果也不算太明显。
截止到10月,只有4000名奔驰员工选择了这个方案离职。
奔驰最初计划到2027年辞职的员工数是3万人,可是现在只剩下4000人,差了两万六千多。剩下的两年时间,要不要赶得上这个目标,真得打个问号。
其实,这个基本上没问题啦。
表面上看,这像是一场暖心的离职劝导,可实际上就像那句话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不少人都不知道,虽然让员工主动辞职是目标,但奔驰还是留着那“一个否决权”。
关键岗位的员工申请有可能被否决,但可替代岗位的员工就只能被放行离开。
就是说,像这么大的公司,谁该走、谁不能走,里面的人都心里有数。
而且让人觉得阴险的是,方案执行的时间,奖金一发完就开始启动计划,然后把奖金算在补偿里头,等于用员工应得的福利“买”他们的辞职。
就是说呀,“可持续人才计划”表面上看挺大方,其实不过是一场搞给外面看的“形象工程”。
毕竟现在的奔驰,早就扛不住那一大堆运营开销了。
省钱的真相
看看2024年的奔驰集团财报吧,全年收入大约是1456亿欧元,比去年少了4.5%。
净赚大约104亿欧元,同比减少了28.4%,而且毛利率也首次在四年里跌破20%。
到2025年,情况变得更糟,上半年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6%,同时还发出了全年营收“远低于”2024年的预警。
不过奔驰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不能怪别人,主要还是因为它一贯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现在呢,全球低碳转型几乎是板上钉钉,很多车企早就开始跑快跑猛,拼命押注新能源这块大蛋糕。
据国际能源署(IEA)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已经超过1700万辆,光是西欧市场的渗透率就达到了22%。
可奔驰依旧坚持老套路,继续把重点放在豪华燃油车的制造上。
只给新能源线提了个小小的研发经费,结果生产出来的车就没啥特别的亮点。
2024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只跑了18.51万辆,跟去年比,掉了23%。
不仅远远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还和本来可以比肩的宝马42.66万辆纯电销量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可就算这样,奔驰还是没怎么用心做研发,总是难以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新产品。
这样一来,奔驰也就自然失去了那个支持全球销量的重要市场——中国。
毕竟这几年中国一直在提倡环保低碳发展政策,国家也给新能源车的车主们提供了不少补贴。
再加上呢,中国本土的新能源市场就像春笋一样冒出来,百家争鸣,林林总总。
像比亚迪、蔚来这些国内品牌,发展得挺快的,迅速占领了不少国际市场份额。
看看奔驰自己研发的MB.OS智能座舱系统,直到现在还没正式推出,新款电动车因为研发一拖再拖,很多都推迟上市,结果错失了最佳的市场时机。
就像咱们刚开始接触新能源时代,奔驰还在专注造传统蓝牌的豪车一样。
等到街上全都挤满了绿牌车了,奔驰的绿牌还刚刚进入生产线,算是一直比别人慢了一步。
等奔驰终于意识到得加快新能源的研发脚步时,新出台的新能源政策突然狠狠地打了他们一巴掌。
到2025年,欧盟推出的新碳排放规定,要把新车的平均排放控制在每公里93.6克以下。
整个行业都得担风险,要面对高达160亿欧元的罚款,加上碳信用的花费。
因为奔驰在电动化方面跟不上节奏,不得不跟沃尔沃、极星合作建立碳排放池,共同分担成本,变成了“买碳翁”。
为了赶上转型的步伐,奔驰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85亿欧元,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还涨到了97亿欧元。
可这时候的投入,已经算是有点晚了,市场上的份额几乎都被各大车企抢得差不多了。
奔驰最终只得在政策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夹击下,走投无路了。
裁掉三万人或许能缓解一时的现金压力,不过新能源市场早就进入了技术比拼和速度比拼的激烈阶段。
失去了转型的最佳时机,奔驰恐怕很难再夺回曾经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结语
车企战略走偏的责任,终归总得由那些老员工来扛。
靠市场红利起步,遇到难题就大手一挥裁员,真是卸磨杀驴的姿态,挺难看的。
希望公司能明白,遣散费不是换来信任的筹码,心没了,再厉害的巨头也难在电动化的浪潮中稳住脚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