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500居然要搞油电混合? 闹呢,这小车不是卯足了劲儿要当电动的弄潮儿么?” 估摸着大伙儿乍一听这消息,跟我起初的想法也八九不离十。
纯电的玩不转,又回头捣鼓内燃机,这波操作,着实有点“悔不当初”的赶脚。
Stellantis集团那边的盘算倒是挺溜,都灵的厂子要开动预生产混动500了,年底梭哈量产,冲着年产10万辆去。
可话又说回来,为啥要把这电车梦给掐了,非得往这小不点里塞个“噗噗”作响的玩意儿呢?
归根结底,还是水土不服,老百姓不买账呗。
500e的销量直接拉胯,产线都歇菜好几回了。
这年月,理想很丰满,钱包很骨感啊。
老款的汽油版500,在美利坚2019年就拜拜了,但在欧陆硬是苟到了2024年。
这次的混动版,还搭个手动挡。
这,是不是有点返璞归真的调调了?
菲亚特官方那边还没抖搂出详细的规格参数,但照片里那根亮锃锃的拨杆,已经剧透得底裤都不剩了。
十有八九,是1.0升的三缸轻混小心脏,榨出个70匹小马力。
动力嘛,也就那样,毕竟是入门级选手。
扮相上,混动版跟电动版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右后侧围上那个油箱盖的方位、廓形都一毛一样。
官方还特意给它起了个新艺名,叫500 Torino,用以跟电动500e划清界限。
内饰方面,除了那个圆鼓囊囊的换挡球头和多冒出来的一个离合器踏板,其他地方估计也跟电动版大同小异。
可问题来了,菲亚特500当初可是按着电动的路子来设计的,车身结构紧凑得跟压缩饼干似的,硬往里头塞个发动机,腹地够使么?
更大排量的,那是痴人说梦了。
再说了,现如今排放法规一天紧似一天,小钢炮们的活路也是岌岌可危。
Abarth(菲亚特的高性能部门)以后也得拥抱电气化,起码在欧洲是这走向。
这对于钟情于驾驭乐趣的老饕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所以,菲亚特这顿操作,到底打的啥算盘?
仅仅是为了止住销量的颓势么?
恐怕没那么简单。
要知道,现在欧罗巴的电动车市场,增速已经慢下来了。
一方面,电动车身价普遍高企,不是所有人都消受得起。
另一方面,充电桩的铺设速度跟不上电动车的膨胀速度,里程焦虑依旧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单拎出价格这码事,就足以窥见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辆入门级的电动菲亚特500,身价可能比同级别的汽油车贵出一大截。
对于那些预算捉襟见肘的消费者来说,燃油车或者混动车,仍然是更切实的选项。
当我们一根筋地把原因归咎于“消费者对电动车不感冒”时,是否忽略了基建的滞后、以及电动车自身固有的短板?
当然,也有人会说,菲亚特这是在“探路”,在摸索新的可能性。
毕竟,汽车行业风云变幻,谁也不敢打包票说未来一定是电动车的天下。
换个角度看,混动版菲亚特500的问世,也折射出车企的窘境。
在政策的重压之下,他们不得不卯足劲儿发展电动车,但市场又不捧场,只能退而求其次,推出混动车型。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关于抉择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对于车企来说,摸清消费者的脉搏,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站稳脚跟。
就像菲亚特500,从最初的国民座驾,到现在的电动小清新,再到眼下的混动版,它的每一次蜕变,都映射出时代脉搏的跳动和市场需求的变迁。
那个圆嘟嘟的车身,承载的不仅仅是人们的代步需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再次邂逅菲亚特500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但不管怎样,它都会继续陪伴着我们,见证时代的更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