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3天遭质疑,车主称后视镜减配引争议

小米YU7上市仅三天,就遭遇了一场信任危机。多位车主爆料称,锁单后发现车辆配置被“暗中调整”——原本显示拥有的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在订单确认后“神秘消失”,电动调节方向盘更成为顶配Max版专属。小米汽车客服对此的回应是:“文案错误,定金不退。”

销售神话背后的配置单迷雾

6月26日,小米YU7亮相发布会,瞬间点燃市场。年轻消费者蜂拥而至,22-35岁用户占比过半,60%-70%为增换购需求,标准版以55%的选择率成为受欢迎配置。

小米YU7上市3天遭质疑,车主称后视镜减配引争议-有驾

更让用户难以接受的是,电动调节方向盘也从标准版配置表中消失。多位家庭用户抱怨:“没有这项功能,不同身材的家人轮流开车时需要反复手动调节,太不方便了。”

官方回应引争议,消费者遭遇维权困境

面对质疑,小米汽车客服承认存在“专属配置单PDF文案错误”,但对消费者退定金的要求断然拒绝。客服强调:“官网配置描述无误,定金不能退还。”

这种仅悄悄更新文件不作说明的做法激怒了消费者。北京的王女士愤慨表示:“这分明是虚假宣传!我们基于官方文件做的购买决定,现在说改就改?”

小米YU7上市3天遭质疑,车主称后视镜减配引争议-有驾

雷军紧急救场,限时改配被指“危机公关”

舆论发酵之际,小米董事长雷军宣布补救措施:7月6日10点至7月7日24点,开放YU7锁单用户(非准现车)限时改配通道,包括版本变更和配置调整。

网友对此评价两极。部分用户称赞“雷总宠粉”,更多人则认为这是危机公关:“先减配再给改配机会,本质是转嫁错误成本——改高配小米增收,改低配或退订则减轻交付压力。”

这并非小米首次陷入配置争议。此前SU7 Ultra车型的4.2万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经车主拆解发现仅比普通版多一块塑料支撑板,与宣传的“双风道高效导流”严重不符。当时小米给出的2万积分补偿方案未能平息风波,已有车主提起诉讼。

小米YU7上市3天遭质疑,车主称后视镜减配引争议-有驾

信任重建成当务之急,维权潮隐现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消费者能证明依据错误配置信息下单,小米涉嫌缔约过失。目前已有十余名车主组建维权群,不排除集体诉讼可能。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明表示:“YU7的订单热度证明产品竞争力,但交付阶段爆出配置争议极为致命。小米从手机跨入汽车领域,应更重视配置信息的严谨性,一次失误可能摧毁辛苦建立的品牌信任。”

截至发稿,除改配通知外小米尚未公布具体赔偿方案。近30万准车主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这场由一纸配置单引发的信任危机,考验着小米汽车危机处理的智慧与诚意。

小米YU7上市3天遭质疑,车主称后视镜减配引争议-有驾

小米汽车能否守住诚信底线?

小米YU7的订单热度证明其产品竞争力,但交付阶段爆出配置争议,无疑给小米汽车泼了一盆冷水。作为一家新兴车企,小米汽车更应该重视诚信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次事件,小米汽车需要反思自身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弥补消费者损失,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否则,只会让“高端化”之路越走越艰难。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