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购置税?别逗了,老百姓缺的是那点税钱吗?
工信部又发公告了,第N批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目录新鲜出炉。扫码就能申请补贴,一键查询进度,看起来多方便啊!可问题是,买得起车的人会在乎那万把块的税吗?买不起车的人,减税减到零也还是买不起。
这让我想起菜市场门口那个卖煎饼的老王。他每天凌晨四点出摊,晚上十点收摊,电动车骑了八年,电池都快跑不动了。我问他为啥不换辆新能源车,他咧嘴一笑:“换车?我连换电池的钱都攒不出来!”是啊,政策是给有车的人减税,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连车的边都摸不着。
看看这些减免目录,清一色的中高端车型。动辄二三十万的车价,减掉购置税也就省个两三万。可对于普通打工族来说,买车的门槛从来不是税,而是车价本身。我们喊着要环保,要绿色出行,可新能源车的价格门槛却把大多数人挡在门外。这算哪门子的普惠政策?
更讽刺的是,这些政策年年出,公告一批接一批,可老百姓的获得感呢?我邻居小李算了笔账:买辆入门级电动车,省下的税钱刚好够装个充电桩。听起来不错吧?可他家住老小区,物业一句“电路负荷不够”,就把充电桩给否了。政策是好的,可到了执行层面,全是扯淡。
有人说,至少政策在引导方向啊。呸!真正的引导应该是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而不是做表面文章。韩国搞新能源补贴,直接给低收入家庭发购车券;德国旧车报废计划,真金白银补贴换购。我们呢?发一堆文件,然后自我感动。
要我说,真想推动新能源车普及,先把车价打下来。或者学学人家挪威,对电动车免收过路费、停车费,甚至允许走公交车道。这些才是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现在这样,无非是让买得起车的人多占点便宜,穷人照样望车兴叹。
政策的温度,不在于它如何锦上添花,而在于能否雪中送炭。当减免购置税变成一场中产以上的狂欢,我们是不是该问问: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们该怎么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