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

以汉DM 2.0T PHEV为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拥有EV和HEV两种驱动模式。日常使用中,EV模式因其低成本的充电通勤方式和延长发动机寿命的优势而受到青睐。然而,某些车辆为了碳罐脱附需要,会自动启动发动机,大约每六天一次,每次运行至少四分钟,这看似是在无谓地消耗燃油。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启动后的发动机还能用于发电,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那么,假设发动机启动后仅运行五分钟,这期间会消耗多少燃油,又能产生多少电能呢?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我们来详细计算一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油电混合”模式下,发动机需要参与驱动,因此行驶中的发电效率并不高;相对而言,原地发电的效率会更高一些。根据实际测试,某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以80km/h的速度巡航时,每行驶1.3km,电池电量能提升1%。该车电池组容量为15.2kWh,因此1%的电量即为0.152kWh。在四分钟的行驶时间里,车辆能行驶约5.33km,电池组能恢复约4.1%的电量,即0.6232kWh。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接下来,我们计算这四分钟内消耗了多少燃油。该车的平均油耗为7.2L/100km,而在80km/h的实测中,油耗低于6.5L/100km。为简化计算,我们以6.0L/100km为准。因此,在四分钟的行驶距离5.33km中,耗油量约为0.39975升。以92号汽油每升7.8元的价格计算,这四分钟的油耗成本约为3.11元。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期间产生的电能价值。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个人专用充电表的电费均价为0.5元/度,而公共充电桩的均价为1.0元/度。在四分钟的发动机运行时间里,产生的0.6232kWh电能,若通过专用充电表充电需要0.3116元,通过公共充电桩则需要0.6232元。相比之下,通过自动启动发动机发电的成本是3.1元,分别是两种充电方式的9.94倍和4.97倍。即使按照每年启动50次计算,额外的支出也仅为139.42元。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笔额外的支出并不高,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动机频繁启动可能导致的机油乳化和增多问题,只要按照规定的3000公里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就无需过分担心。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至于这四分钟产生的0.6232kWh电能能支持车辆行驶多远,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纯电模式耗电量来估算。以该车为例,其纯电模式耗电量为15.2kWh/100km,因此恢复的电量理论上能支持车辆行驶约4.1km。考虑到实际使用中的损耗和驾驶习惯差异,实际行驶里程能达到三公里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表明自动启动发动机进行碳罐脱附并不会显著增加车辆的排放,主要增加的是用车成本。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再来看原地发电的情况。一般来说,原地发电时耗油一升能产生约3.3度的电能。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怠速油耗即可估算出原地发电的成本。在发电状态下,怠速转速约为1200转/分钟,这与燃油车开启空调或在低温状态下的怠速标准相当。每小时的耗油量会略高于发动机的排量标准。以该车搭载的2.0T发动机为例,每小时发电的耗油量约为2.2升,成本约为17.16元,发电量约为3.3kWh。这意味着原地发电的每度电成本约为5.2元,远高于充电桩补能的标准。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综上所述,比亚迪混动汽车采用自动启动发动机的方式进行碳罐脱附是一个可行的方案,理论上能达到蒸发排放合格的标准(尽管目前尚未有第三方机构进行确认)。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自动启动发动机发电的成本确实高于直接通过充电桩补能。相比之下,每年需要额外支出一百多元。是否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取决于个人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使用高压油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没有这项额外成本。

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原地发电,行驶发电和充电成本差异分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