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老实人”困境:技术突破为何难获掌声?

近,蔚来宣布神玑芯片量产的消息,却并未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这不禁让人深思。明明是技术突破,为何却难以获得市场的掌声?这背后,反映出汽车行业价值认知的困境,也引发了我们对“老实人”车企的思考。

“老实人”的困境:技术投入与短期回报的矛盾

蔚来,就像一个“老实人”,不玩营销噱头,不参与价格战,却在追求即时回报的浮躁环境中遭遇挑战。翻开蔚来的研发账本,十年累计投入超百亿元,用于芯片、操作系统、换电网络等基础领域。这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在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这种“笨功夫”很容易被贴上“低效”的标签。

车企“老实人”困境:技术突破为何难获掌声?-有驾

更深的矛盾在于价值评估体系的错位。资本市场习惯用季度销量、单车毛利率等短期指标来衡量车企价值,却忽视了技术储备、专利壁垒等长期资产。这种短视导致了一个荒谬的现象:那些在核心技术上一掷千金的企业,反而要承受更大的盈利压力。

历史证明:核心技术是长期发展的基石

回望汽车发展史,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伴随着质疑。特斯拉在亏损十年后才迎来爆发,比亚迪在坚持自研电池多年后方见成效。今天的蔚来,正在重复这样的故事。当行业终将认识到,没有核心技术积累的价格战终将难以为继时,或许就是市场重新发现蔚来价值的时刻。

车企“老实人”困境:技术突破为何难获掌声?-有驾

“老实人”的价值: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

除了蔚来,还有长城、比亚迪等“老实人”车企,他们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于技术研发,终都取得了成功。

长城汽车拒绝内卷,坚持长期主义,用实实在在的利润和销量证明了自己的道路。早在燃油车时代,长城汽车就积极自主研发和制造发动机和变速器,成为自主阵营早掌握核心技术的品牌之一。在新能源时代,长城汽车可以自主制造驱动电机,自主研发和制造动力电池。在智能赛道,长城汽车持续发力,推出了Coffee Pilot Ultra等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

车企“老实人”困境:技术突破为何难获掌声?-有驾

比亚迪,则始终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从刀片电池到DM-i混动,再到e平台3.0、云辇系统,比亚迪用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终实现了销量和利润的双丰收。

市场需要怎样的价值观?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盛行。但历史证明,核心技术才是长期发展的基石。中国摩托车、白电行业的教训表明,价格战只会导致行业坍缩。而华为、蔚来、比亚迪等“老实人”车企的案例证明,唯有技术突破才能赢得全球尊重。

车企“老实人”困境:技术突破为何难获掌声?-有驾

市场需要回归理性,重新审视车企的价值。不能只盯着销量和利润,更要关注企业的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让“老实人”车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老实人”车企,加油!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