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换电成国标,只有快充补能方式哪够啊!

端午节返程那天我堵在高速上整整两个小时。 眼看续航还剩80公里导航显示最近的服务区充电站排队预估等候时间:128分钟。 旁边蔚来车主拍了拍我:“我去换个电吃饭时给你占座。 ” 不到五分钟他的车又生龙活虎地开走了。 我顶着大太阳继续等待时一个念头特别强烈:要是我的车也能换电池该多好。

这种续航焦虑绝不是个例。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卖了超过600万辆马路上跑的新能源车已经突破3000万辆大关。 充电桩的增长速度有点追不上车辆的暴增。 尤其是在国庆、春节这种大节日服务区充电桩前的队伍排成长龙成了常态。 人们调侃说“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一点不夸张。

补能痛点单一的快充模式显得力不从心。 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超充想把电池从20%充到80%最快也要15到20分钟。 听起来不长对比加油3-5分钟搞定体验差距非常明显。 同一个充电桩一天能服务的车辆数量很有限。 而高速服务区的车位更是稀缺资源车充着电占着位子后面排队的只能干着急。 对开网约车、出租车的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有位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算过账:“充电耽误一小时当天的份子钱基本就白跑了。 ”

新能源汽车换电成国标,只有快充补能方式哪够啊!-有驾

换电模式提供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快快得几乎和加油一样便利。 操作过程很简单:车子开进换电站全自动机械臂把底盘下的旧电池精准卸下来再把一块满电的新电池稳稳装上去。 全程仅需3-5分钟。 车主完全不用下车在空调车里玩玩手机眨眼的工夫就能重新上路。 有车主描述这种体验:“手机还没刷完几条短视频换电就完成了简直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

对于需要频繁用车、时间紧迫的人群换电是真正的“及时雨”。 北京的一位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换成支持换电的车型后明显感到轻松不少:“原来每天得花至少两三个小时找桩充电现在午休抽5分钟换个电多接了好几单每个月能多赚一千多。 ”目前蔚来在全国布局的2400多座换电站每天能提供超过7万次换电服务;奥动新能源面向出租车运营的换电站日服务能力也能达到400-500车次换算下来一座换电站的服务效率远高于普通快充桩。

新能源汽车换电成国标,只有快充补能方式哪够啊!-有驾

过去换电推广的最大障碍是“各自为政”。 各家车企的电池包大小不一、接口形状各异、通信协议各搞一套蔚来的换电站只能服务蔚来北汽的站只认北汽用户的选择很有限。 行业里流传一个比喻:“就像手机充电口不统一每家都得买专用的充电器实在不方便成本也高。 ”

这个僵局在2025年7月被打破了。 就在这个月《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一批国家标准正式从“推荐性”升级为了“强制性”标准。 这意味着什么? 电池不再是“诸侯割据”。 国家统一了电池包的物理尺寸、电气连接器和通信协议。 简单说就是所有符合国标的电池都可以在任何一个符合国标的换电站里进行更换。 这打破了品牌壁垒用户不必被“锁死”在单一车企的服务网络里。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标准统一是换电真正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以前是1家企业建1000座站服务1种车现在是1座站有机会服务10家企业生产的10种车。

新能源汽车换电成国标,只有快充补能方式哪够啊!-有驾

标准化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联合国内主要电池企业成立了“启源芯动力”专门经营标准化电池包资产。 他们正在规划一张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干线的换电网络。 更值得注意的是“两桶油”的转身动作中石化宣布年内改造升级1000座加油站增加国标换电服务。 加油站变“充换电综合能源站”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吉利、长安、广汽埃安、上汽飞凡等主流品牌也纷纷发布公告表示新车型将兼容国标换电模式。

换电的意义不仅在于快。 由于电池由换电站统一管理可以在电价便宜的夜间用更温和的电流慢慢补能这比车主在白天高峰时段用大功率快充更利于电池“延年益寿”还能减轻电网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 国家电网研究院的报告提到换电站的谷电充电模式能让高峰期的电网负荷降低20%-25%。 蔚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经过专业维护的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了约30%。

新能源汽车换电成国标,只有快充补能方式哪够啊!-有驾

换电也催生了新的购车方式车电分离(BaaS)。 用户买车时可以只付车身的价格电池包按月支付租金。 比如蔚来75度电池包每月租金728元。 这极大降低了购车门槛。 一位准备买车的用户小陈在试驾后表示:“买同一款车选择租电池的话车价一下少掏7万心理负担轻很多。 而且不用担心电池衰减影响二手车卖价。 ”对运营车辆而言车电分离的优势更明显。 深圳市一家出租车公司经理算了笔账:“如果自购电池3年左右容量就明显下降影响接单效率换电池成本又高。 现在租电没这个顾虑了到期还能无缝升级新电池。 ”

根据公开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支持换电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像蔚来这样主推换电的厂商采用BaaS方案的购车用户比例已经超过了80%。 换电这条路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和车企用行动证明着它的价值。 一位从业多年的充电桩运营商老板坦言:“以前我们觉得换电成本高搞不起来现在国标统一了大家都能参与进来规模上去了成本就能摊薄。 未来‘即充即走’和‘即换即走’并存满足不同需求这是好事。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