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联合电子:对电驱创新说到做到

创新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连贯战略的一部分

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下,同质化成为电驱行业绕不开的话题。而要想撕掉同质化的标签,唯有创新。

因此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期间,各电驱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并且毫无保留的向外界传达自身产品及技术差异。据笔者观察,本次上海车展也是近年来展示电驱新技术最为丰富同时也是最多技术概念的展会。

联合电子也不例外。包括5万转电机、单级式OBC、镁合金壳体、三电平等在内,本次联合电子完成多项新产品首秀。

本次车展结束之后,笔者不禁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些新技术虽然不少都在意料之外,但几乎每家企业都或多或少能够展示多种demo产品,在此情况下,电驱行业不仅要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未来还需要面临概念同质化竞争。

为此,在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电力驱动业务部总经理Bruno Ahrens先生的对话中,笔者特意提到了这个疑惑。对此Bruno Ahrens表示,

未来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量产和系统型创新方案支持两大方面。在量产方面,联合电子的优势在于能够在量产产品中保证与Demo产品实现一致的产品性能。在系统方案支持方面,依托博世的技术支持,结合联合电子本土化的开发优势,能够快速帮助客户实现新一代架构方案的产品体系构建,其中便包括48V低压架构、集成化的电机控制方案。

01.多项产品首秀

本次联合电子带来一系列创新产品,其中包括

最高转速达50,000转的的高速电机产品。其采用非晶定子,绕组采用UX-Pin,转子采用3C/3V磁钢拓扑设计,热管理方面则采用直冷技术,效率可达98%

单级拓扑氮化镓(GaNOBC产品,最高效率超过96%,功率密度达6.8 kW/L

三电平碳化硅逆变器,专为满足未来高达99.5%的效率要求而设计,采用TPAKPM6两种功率模块组合实现。

新一代同轴多合一电桥系统,通过机械与电子的深度集成,实现小型化。

对话联合电子:对电驱创新说到做到-有驾

联合电子多合一同轴电驱总成

双电机分布式电驱系统,其电机采用X-Pin设计,功率模块为PM6,满足800V平台。

镁合金壳体的感应异步电驱动系统,减速器采用行星排电桥,满足轻量化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超级智能增程器单元(iREX-U),将发电机、逆变器、ECUVCU实现集成,外壳形状为圆形,实现空间节省。

正如Bruno Ahrens所言,联合电子的优势在于将上述创新产品实现最终量产。据悉,目前上述产品的量产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

02.新的方向,生态系统创新

此前,在整车企业自制和集成化技术的影响下,电驱Tier1企业由最初的总成供应,逐渐扩展为部件供应,即从单一产品向平台化方案转变。

Bruno Ahrens表示,当前电驱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变化,正在从平台思维向生态系统思维转变。

这主要因为新的技术架构正在得到关注并极有可能实现最终量产。尤其是以48V为代表的新一代低压架构方案。

依托博世的底层技术支持,联合电子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48V电驱系统解决方案。在车展现场,博世也同步展示了其完整的48V低压架构解决方案。

对话联合电子:对电驱创新说到做到-有驾

博世48V架构解决方案

03.扎根中国30年,联合电子更懂中国市场

今年是联合电子成立的30周年。Bruno Ahrens提到,在成立之初,联合电子的愿景便是将博世全球卓越的工程优势与中国市场的实力、灵活性和创新潜力相结合。因此从成立之初开始,联合电子就是一个完全本地化的企业具备从研发、制造到客户支持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流程能力。

Bruno Ahrens强调,创新并不是孤立的片段,它们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战略。即

一个将中国置于博世全球电气化中心的战略

一个响应深度集成、高效运作以及快速上市需求的战略

一个反映价值观转变的战略

而本土化是联合电子创新战略能够落地的重要一环。在与博世的分工方面,联合电子重点在应用技术开发,博世则重点实现底层技术支持。

X-Pin技术为例,博世主要提供焊接技术支持,而联合电子则是攻克焊接工程化难题,最终实现X-Pin顺利量产并稳定出货。

“联合电子不是将技术引入中国,而是在中国开发技术,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Bruno Ahrens解释道。

据悉,除服务中国市场外,联合电子与博世一道,依托全球化的供应链布局优势,正积极助力中国新能源整车客户出海,提升海外竞争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