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

说起来,江淮汽车近来这光景,委实有些捉襟见肘。

四月铩羽而归的销量一出,着实令人捏一把汗,同比折戟,竟已是连续七个月的颓势!

更令人扼腕的是,新能源座驾的销量,如同断崖式下跌,跌去了近四成,不由得令人疑窦丛生,莫非是新能源成了“阿喀琉斯之踵”?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这桩事体,还真得细细剖析一番。

要说江淮汽车,也算得上是车企中的“老饕”,也曾有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

可如今,眼看着新能源的涛头一浪高过一浪,别家的电车是“扶摇直上九万里”,它家的却略显“步履维艰”。

且看这组数据,2025年四月,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仅售出区区1551辆,同比狂泻35.78%。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仅凭这一个数字,便足以窥见问题的冰山一角。

再回溯过往,自去年十月起,销量便未曾安生过,一路俯冲。

2024年十月销量滑坡20.15%,十一月跌落15.68%,及至2025年一月,亦下滑9.39%,二月再跌9.17%,三月虽略有缓和,也仍旧下滑1.71%。

虽说整体降幅尚不惊悚,奈何这“釜底抽薪”式的连绵跌势,着实令人忧心忡忡!

君不见,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然是车市的“掌上明珠”,是擎动增长的肱骨之臣。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江淮汽车的燃油车虽未“掉链子”,新能源却成了短板,这情景,任谁看了都难免心生戚戚焉。

然则,平心而论,这事儿也不能尽数归咎于江淮。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堪称一片血海,竞争之惨烈,简直令人咋舌。

各路枭雄竞相入局,新势力造车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江淮汽车置身其中,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是否忽略了江淮自身存在的痼疾?

比方说,它的产品是否足够具备市场竞争力?

它的品牌形象是否足够引人瞩目?

它的营销韬略是否足够精巧老到?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当然,江淮汽车亦在奋力图存。

譬如,它祭出了高端品牌“尊界”,意欲叩开豪华市场的大门,其首款车型S800,预售价竟直逼100万-150万元,听来着实令人咋舌,据说48小时内的订单还突破了2108台。

但问题在于,这种带有“孤注一掷”意味的打法,能否真正奏效,仍需时间来检验。

毕竟,面对动辄百万的座驾,消费者绝非轻易解囊。

除此之外,江淮还涉足了代工与合资,希冀借助他山之石,攻玉。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此举固然不失为一种途径,但关键在于如何“借”,又能从中攫取何种裨益。

数据显示,2024年大众安徽的亏损,竟直接拖累了江淮13.5亿元的净利润。

这“借鸡生蛋”,倘若未能孵出金蛋,反倒赔了老本,岂非得不偿失?

与坊间认知相左,江淮汽车的困境,实则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窘境。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过往那套“老生常谈”,在新时代已然寸步难行。

技术的滞后,品牌的日渐式微,产品的缺乏新意,皆是横亘在江淮面前的重重阻碍。

面对这般困局,江淮当何去何从?

短期来看,务必尽快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车型,将资源聚拢起来,打造出若干“王牌产品”。

诸如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必须迎难而上,力求突破。

江淮汽车4月销量下滑新能源成为业绩短板-有驾

与此同时,还需审慎思忖自身的品牌定位,究竟是剑指高端市场,抑或是继续深耕性价比?

从长远计议,江淮那49亿元的定向增发募资,务必用之于正途,将高端智能电动平台项目打造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再者,与华为的合作,车机系统、充换电网络,皆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能否紧抓不放,端赖江淮的运筹帷幄。

归根结底,江淮汽车能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咸鱼翻身”,关键仍在于技术与战略的抉择。

倘若它能在未来两年内,于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寻觅到精准的市场定位,那么,新能源汽车或真能成为其新的增长极。

衷心期冀江淮汽车能早日找回自身的节奏,切莫再“掉队”了。

盖因汽车行业,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唯有兼具耐力与智慧者,方能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