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购车群体中存在一种“普遍认知”:倘若不办理贷款,似乎都称不上是在买车。
特别是年轻家庭,工作没几年,手头本就不充裕,一旦听闻“首付三成”“利率2.99%”“2年免息”之类的优惠,往往立刻就会心动不已。
更不必说4S店还会帮你“精打细算”:“你把贷款的钱放进银行理财,说不定都能赚回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当初我也对这套说辞深信不疑,自认为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可两年之后回头审视,才惊觉自己“被收割得最狠”的,恰恰就是贷款买车这一决定。
为何会这么说?贷款买车究竟存在哪些风险,又有哪些细节需要格外留意?
今天,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01 我当初为何选择贷款买车?
说实话,当初决定贷款买车,绝非一时冲动的消费行为。
我是经过了认真的算账考量的——或者说,我自认为算得十分清楚。
那时我刚结婚,买房付首付几乎耗尽了所有积蓄,装修又花费了一大笔钱,银行卡里甚至连一笔像样的“应急储备金”都没有。
但生活从来不会等你喘匀气:
平时上下班通勤、买菜购物、接送家人、回老家探亲以及偶尔拜访亲戚,没有车简直寸步难行。
车是必须要买的,但预算就那么有限——
若选择全款购车,账户资金会一下子归零,日子肯定会过得紧紧巴巴;
而选择贷款购车,销售巧舌如簧,听起来似乎相当划算:
“您看,首付只需三成,剩下的款项可以慢慢偿还,利率仅为2.99%,分5年还清也不会有多少负担!”
这番话听着十分诱人,再加上身边不少朋友也都是这么做的,我便觉得自己的决定“稳妥、明智又精明”。
其实,岳父岳母也曾提出,要是购车资金还差得不多,他们可以支援一些,干脆一次性全款买车。
但年轻人在那种时候多少都有些执拗:
能不向长辈伸手借钱,就尽量不伸手——毕竟,车买回去之后,难免会听到他们各种各样的建议和评价,不如索性自己承担。
所以,我和妻子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贷款买车。
我们还颇为骄傲地认为,这是一种“不依赖他人、不自我消耗、还能避免资金损失”的明智之举。
然而,万万没想到,真正让我们亏损最严重的,恰恰就是我们当初最有信心、最引以为傲的这个决定。
02 回头复盘,究竟踩了哪些坑?
开车一年多之后,再回过头去审视当初的贷款流程,我如今都忍不住想吐槽:自己当初真是“太天真”了。
第一个“陷阱”,出在利率上。
当时销售信誓旦旦地说利率是2.99%,我几乎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和朋友聊起贷款的事,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确定那是‘利率’,而不是‘费率’?”
我赶忙翻出贷款合同,仔细核算后才发现,那根本不是真正的利率,而是所谓的“年手续费”——看似利率很低,实际算下来,等效利率接近6%。
5年下来,光利息就需要支付1.5万元。
第二个“陷阱”,在于贷款形式不正规。
我原本以为办理的是正规车贷,结果交完钱才发现——这竟然是信用卡分期!
你没听错,就是办理了一张银行信用卡,然后每月从卡里扣除还款金额。
表面上看,这和普通贷款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大相径庭:
信用卡分期不能随意提前还款,信用卡有年费,利率更高,而且还可能对个人征信产生影响。
销售一开始只说“需要搭配一个金融方案才能享受低利率”,但根本没明确说明这是披着信用卡外衣的分期业务。
等你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合同早已签订完毕,根本没有反悔的余地。
第三个“陷阱”,藏在保险里。
一开始,销售信誓旦旦地承诺:“保险你可以在外面购买,我们绝不强制。”
结果提车当天才发现,只有在当天他们才会给你“车辆合格证”——
如果你当天不购买保险,就提不了车。
这种情况下你还能怎么办?
只能无奈地在店里购买保险,花费了9000多元,比自己在外面买贵了一大截,而且还没有选择的权利。
说白了,就是用“流程”来限制你,逼迫你花这笔冤枉钱。
这三个陷阱叠加在一起,我算了一下,10万元的贷款,明里暗里竟然比全款购车多花了2万多元。
基于这些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奉劝大家,能不贷款买车就尽量别贷款,或者说如果真的要贷款,也一定要弄清楚以下3个细节。
03 哪些细节必须留意?
第一,一定要问清楚:销售所说的“利率”,到底是“利率”还是“费率”?
很多销售口中的“年化2.99%”,实际上是“手续费率”,看似利率低廉,实则是“掏空式”收费。
利率是按照“剩余本金”来计算的,而费率则是按照“初始贷款总额”固定收取——
两者的差别有多大呢?
同样是10万元贷款,若利率为2.99%,你可能只需支付7000元利息,而若费率为2.99%,则可能需要支付1.5万元利息。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这可是一笔钱要掏两倍的关键差异。
第二,关于保险问题,一定要提前掌控好节奏。
千万不要等到提车当天再去谈保险的事。你要主动问清楚:“车辆合格证什么时候能给我?”“如果我自己购买保险,是否可行?”
如果对方支支吾吾,你就要心里有数——
当天不给合格证,就意味着必须在店里购买保险。
最稳妥的做法是:提前把话讲死,“如果不提前给我合格证,我就不买这辆车”。
你会发现,他们的态度马上就会不一样。
第三,务必花时间仔细查看合同内容。
有些4S店可能不会使用上述那些套路,但会在合同中加入“金融服务费”“装潢费”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项目。
所以,最好提前和对方“把话说明白、讲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地交了定金、签了合同。
一定要仔细、细心地去查看合同内容!
总而言之,贷款买车这件事,不能只听销售所说的利率,也不能只听销售的一面之词。
一定要关注好这些细节,否则,很可能会像我一样,被坑走不少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