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开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上车,有的人就跟条件反射似的,马上把自动启停功能给关掉。这自动启停,按道理说是个挺先进的配置,能省油又环保,可为啥这么多人不待见它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背后的缘由,说不定等你听完,也会对它有新的看法。
咱先来说说这自动启停功能到底是咋回事。简单来讲,就是当你开车遇到红灯停车,或者堵车停下的时候,车子感应到静止状态,发动机就自动熄火了,等你要重新起步,它又自动启动。这听起来挺不错的对吧?能减少发动机怠速空转,省油还减少尾气排放,理论上在城市拥堵路况,能降低 3%-15% 的油耗呢。
但实际用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有个朋友小李,有次跟我吐槽,说开着带自动启停的车,在市区跑可烦死了。等红灯的时候,车刚停稳发动机就熄火,可绿灯一亮,他刚踩油门,发动机启动那一下有点迟缓,后面的车就开始按喇叭催,搞得他特别尴尬。而且,在那种走走停停的拥堵路段,发动机频繁启停,车子时不时抖一下,驾驶体验感简直太差了,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开 “拖拉机”,一路抖个不停。这频繁启停,不仅让人心烦,对发动机也不太友好。每次启动,发动机内部的零件都要承受额外的冲击力,就好比你让一个人刚休息下,马上又让他全力冲刺,时间长了,零件磨损肯定加剧。有修理工就说,那些长期开着自动启停功能的车,发动机的火花塞老化速度明显更快,两三年可能就得换,而正常使用的车,火花塞能用个四五年呢。
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这自动启停对电瓶要求高。普通电瓶可扛不住它这么频繁地供电,所以带自动启停功能的车,都得用专用电瓶,像 AGM 或者 EFB 电瓶,价格差不多是普通电瓶的两倍。而且,就算是这种强化过的电瓶,长期频繁充放电,寿命也会受影响。有车主反映,不用自动启停功能,小电瓶能用个四五年,可要是一直开着,可能两三年就得换,这换电瓶的钱,都够加不少油了。
另外,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自动启停还可能带来麻烦。比如下雨天过积水路段的时候,如果发动机突然自动熄火,再启动就有可能导致发动机进水,到时候修车费用可就高得吓人,而且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大概率还不赔,因为属于操作不当。还有在坡道上,自动启停也不太实用,车子启动那一下,要是动力衔接不好,容易溜车,存在安全隐患。
当然啦,自动启停也不是一无是处。在那种长时间拥堵,停车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实实在在省点油的。可要是你平时开车,多是短途出行,或者在一些短时间停车频繁的路段,那这功能带来的更多是困扰。
所以啊,现在你明白为啥有人一上车就急着关掉自动启停了吧。这功能就像一把双刃剑,看似美好,实际用起来却有不少糟心事。要是你还在为这功能纠结,不妨根据自己平时的驾驶习惯和路况来决定。要是觉得每次手动关太麻烦,也可以去维修店咨询下,看能不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让它默认关闭。不过在做任何改动之前,可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别影响了车子其他功能和保修条款。
好啦,今天关于自动启停功能的事儿就跟大家唠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麻烦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大家开车一路平安,财源广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