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大众狼堡工厂的生产线停了三天,每天烧掉4000万欧元。不是因为工人罢工,也不是原材料短缺,而是一批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断供了。这些芯片来自东莞,但控制权在荷兰政府手里。去年9月底,海牙突然动用一部1952年的冷战法律,冻结了中资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顺带切断了荷兰总部向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本以为是场政治表态,没想到一个月后欧洲汽车业先扛不住了。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安世这家公司的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在欧洲混得不怎么样,2017年被中资接手后把封测产能搬到了东莞。几年下来营收翻了快一倍,车规级功率芯片做到了全球第二,特斯拉和大众的电池管理模块都得用它的货。东莞那个厂区每年出货500多亿颗芯片,承担着全球70%的封装任务。这种深度绑定,或许当初谁都没想到会成为谈判筹码。

真正让事情复杂的是光刻机。去年10月底,荷兰把ASML那些14纳米制程的DUV设备也列进了管制清单,理由是“可能被改造用于先进制程”。这些机器虽然不是最尖端的EUV,但国内芯片厂扩产全指望它们。新规一出,审批流程拉到90天,基本等于软封锁。ASML的股价第二天就跌了8个点,分析师算了笔账,长期失去中国市场营收得缩水12%。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市场反应比政策制定者想象的更直接。车规芯片不是手机芯片,认证周期得一年多,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博世和采埃孚开始准备临时解雇,本田墨西哥工厂的库存只够撑到11月初。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12家车企给荷兰政府下了最后通牒,要求11月10日前解决问题,否则推动欧盟直接接管晶圆厂。这种撕破脸的态度,在欧洲产业界不多见。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转折来得也快。11月初中欧签了份临时协调纪要,荷兰放弃强制改组安世管理层,东莞工厂分阶段恢复产能。促成和解的关键可能是稀土——欧洲新能源车和风电产业90%的稀土依赖中国,三季度出口审批延迟已经让库存降到警戒线以下。用稀土换芯片供应,这种交换看起来挺实在。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产业链这东西,一旦形成深度协同就很难说断就断。东莞那个厂区周围有200多家配套企业,从晶圆切割到物流运输形成了完整生态。荷兰说要在马来西亚建替代产线,但封测成本比东莞高40%,技术工人也得重新培养。ASML倒是学精了,一边遵守管制,一边偷偷推出NX2000系列,通过参数调整让客户花800万美元就能改造出7纳米产能。苏州那个服务中心储备了5亿美元的零部件,维修周期从45天压到15天,生意还是得做的。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国内这边的动作也不慢。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良率已经到90%,成本只有ASML的三分之一,今年计划交付10台以上。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微这些厂商迅速补位,确保供应链不断。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进了台积电5纳米产线,北方华创的薄膜沉积设备也在长江存储用上了。成熟制程这块,国产化率已经提到35%,中芯国际新产线超过一半设备是国产的。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这场博弈大概率会形成“一个产业两套体系”的格局。中国加速补齐28纳米以上的全产业链,欧美继续卡3纳米以下的尖端技术。但完全脱钩似乎不太现实,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今年还是有42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多。这种规模摆在那里,商业力量总会找到合规的合作路径。

东莞一家工厂停摆72小时,欧洲16家车企CEO连夜给荷兰首相打了电话,涉及金额超200亿欧元-有驾

最有意思的或许是清华在搞的SSMB-EUV技术路线,还有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这些新玩法。如果哪天真有颠覆性技术出现,现在争来争去的这些光刻机可能就成了上一代的事情。技术迭代这东西,开放合作的土壤里长得更快,这话不是谁都不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