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与越野路况下,领克09是否比探陆更具优势?

”此刻,几十公里外,朋友老李的日产探陆却在小区地库入口反复打滑,轮胎空转卷起雪沫,最后不得不叫物业撒盐才脱困。

类似的场景正成为北方车主的冬季日常。当冰雪与泥泞成为“拦路虎”,车辆的四驱和底盘实力直接关系到出行安全和驾驶信心。领克09和日产探陆这对20万级热门SUV,在铺装路面或许难分高下,一旦驶入冰雪荒野,差距便显露无遗——

一、四驱系统:全时守护 VS 应急支援

领克09的底气来自沃尔沃SPA架构传承的硬核基因。它全系标配博格华纳第六代全时四驱系统,如同给四个车轮配了“智能管家”。这套系统能每秒100次监测轮胎抓地力,一旦检测到某个车轮打滑,瞬间就把动力分配给其他车轮。去年冬天,长春车主刘伟在结冰湖面实测:开启雪地模式后,即便故意猛踩油门,车也只是轻微晃动,电子系统“唰唰”的介入声像隐形的缰绳勒住失控边缘的车身。

冰雪与越野路况下,领克09是否比探陆更具优势?-有驾

反观探陆,四驱仅出现在高配车型上,且是适时四驱系统。它像“临时救火队”——平时前轮驱动,等打滑了才唤醒后轮。辽宁车主赵峰无奈吐槽:“雪坡爬到一半感觉动力突然被砍,低头一看仪表盘,四驱图标闪了几下又灭了,车身就开始侧滑。”更关键的是,探陆的中央差速器采用多片离合器结构,持续高负荷工作时容易过热保护,在长距离冰雪路面可能“掉链子”。

二、底盘功夫:运动健将 VS 柔软沙发

领克09的前双叉臂悬架用上48%铝制部件,轻量化设计让车轮贴地更紧。呼和浩特越野爱好者陈琛做过对比测试:在积雪的盘山弯道,领克09过弯时车身侧倾不到15度,方向盘指哪打哪;探陆则像坐船般左右晃悠,方向盘回正速度也慢半拍,“总得提前减速才安心”。

冰雪与越野路况下,领克09是否比探陆更具优势?-有驾

领克09的工程师在中欧两地反复打磨悬挂,既保留路面反馈,又用柔性衬垫过滤颠簸。而探陆延续日系舒适传统,悬架软得像沙发,雪地直行舒服,但紧急变线时车身摆动明显。去年张家口暴雪中,领克09车主王璐的亲身经历很有说服力:为躲避突然窜出的野狗,她猛打方向,车尾轻甩后立即被电子系统拉回轨迹,“像被大手稳稳扶住”;同行的探陆车主吓得不敢急转,只能点刹降速。

三、越野实力:地形专家 VS 城市通勤者

面对非铺装路面,两车差距进一步拉大。领克09自带“地形百科全书”——旋转旋钮即可切换雪地、沙地、泥地、岩石四种模式。其智能扭矩分配尤其惊艳:泥地陷车时,系统能瞬间锁死空转轮,把90%扭矩砸向有抓地力的车轮。新疆车友张野在戈壁滩亲测,交叉轴路段右前轮悬空后,左后轮“咔”地发力,轻松脱困。

探陆虽有越野模式,但底层仍是城市SUV架构。离地间隙比领克09低20mm,接近角/离去角也更小,容易托底。更关键的是,它缺少低速扭矩放大功能(俗称“越野加力挡”),面对陡坡只能靠发动机硬啃。哈尔滨车主吴涛在冰湖钓鱼时深有体会:领克09爬雪坡如履平地,他的探陆却要助跑冲刺,“冲失败就得找人推车”。

四、安全黑科技:预见风险 VS 被动应对

冰雪路况最怕突发意外,领克09的预判能力堪称“冰雪诸葛亮”。其博世ESP 9.3系统比普通版本快3倍响应,发现侧滑苗头立即介入。更实用的是“防滑链模式”——当检测到单侧车轮压冰时,自动降低扭矩防打滑,效果堪比虚拟防滑链。吉林出租车司机马师傅的案例很典型:他开领克09在冻雨夜路遇暗冰,车头刚要偏移就被瞬间修正,“比我自己反应快多了”。

冰雪与越野路况下,领克09是否比探陆更具优势?-有驾

此外,领克09的275mm宽胎比探陆的235mm胎接地面积大18%,相当于多穿了双雪地靴。

终极拷问:多花的油钱值不值?

当然,全时四驱难免增加油耗。领克09市区综合约10L/100km,比探陆高1L左右。但精算师王明算了笔账:按年开2万公里算,油费差价约1300元,相当于每天3.6元。“少喝半杯奶茶的钱,买来全家冰雪天的安全保障,你说值不值?”更何况领克09不挑食——加92号汽油,探陆却要喝95号,实际成本差距更小。

冰雪与越野路况下,领克09是否比探陆更具优势?-有驾

结语:

呼伦贝尔的冰雪试驾场上,两列车辙画出不同轨迹——领克09的胎印笔直贯穿坡顶,探陆则在半坡留下凌乱的扫雪痕。这恰似两款车的冰雪答卷:前者像训练有素的越野特种兵,后者则是偶尔客串的都市白领。正如越野老炮儿李斌的总结:“家用车可以不要三把锁,但在北方,一套靠谱的全时四驱就是保命配置。”毕竟再豪华的内饰、再智能的大屏,都不如平安抵达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