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上厕所副机长晕倒,205人客机意外“无人驾驶”十分钟

飞机这物件儿,老百姓掏钱坐,盼的就是个安稳着陆。

最近汉莎航空这出戏,一架满载205人的客机在高空玩了把“无人驾驶”,简直让人脊背生寒。

事情是这么个路数,机长溜达去方便一下,撇下副机长在驾驶舱。

谁知这位仁兄突然栽倒,驾驶舱门还纹丝不动!

飞机就这么“撒欢儿”了大约摸十分钟。

幸亏自动驾驶靠谱,没酿成什么滔天大祸。

这事儿一出,舆论场立马沸反盈天。

有人嘀咕,这飞行员身板也太瓷实了吧,说倒就倒?

也有人质疑,这驾驶舱门的设计是不是缺心眼,紧急关头怎么这么难撬?

还有人开始犯嘀咕,以后坐飞机是不是得自备逃生伞了?

咱们先聊聊这飞行员的体格。

话说飞行员,那可是凤毛麟角的职业,体检标准苛刻到令人咋舌。

可饶是如此,也难免有幺蛾子出现。

毕竟,人不是铁打的,谁敢打包票自己永远不出岔子?

这位副机长后来确诊为癫痫,这玩意儿,就是个埋雷,平日里风平浪静,一旦爆发就让人措手不及。

但疑窦也来了,这么紧要的岗位,有没有更周全的预警机制?

或者说,如果副机长在起飞前感到不适,有没有一条便捷的通道让他能及时上报,避免抱病上阵?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牵扯到几百条性命呢!

再来说说这驾驶舱门。

现如今飞机驾驶舱门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防恐怖分子劫机。

这无可厚非,毕竟安全至上。

机长上厕所副机长晕倒,205人客机意外“无人驾驶”十分钟-有驾

但问题是,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考虑到其他突发状况?

万一飞行员突发疾病,或者其他意外横生,这门要是岿然不动,那可就棘手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概率微乎其微吧?

但莫非定律告诫我们,凡是可能发生的,终将发生。

而且,一旦降临,往往就是最糟糕的局面。

航空公司和监管机构想必也洞悉了这个问题。

毕竟,飞航安全无小事。

但这事儿背后,实则还暗藏着更深层次的龃龉。

一方面,航空公司要锱铢必较,压缩人力。

另一方面,飞行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身心俱疲。

在这种境况下,难免会百密一疏。

现如今,不少航空公司为了提高效益,都在推行“精益化管理”,恨不得把每个飞行员的时间都塞得满满当当。

可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需要喘息,需要放松。

如果长期处于高压态势,身心都会亮红灯。

更何况,飞行员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家事缠身。

如果他们把过多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之外的琐事上,那飞行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是以,这事儿不仅仅是飞行员身子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驾驶舱门设计的问题,而是整个航空安全体系的问题。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既有的安全章程,看看有没有需要精进的地方。

与其马后炮,不如未雨绸缪。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飞行员的个人禀赋上,不如构筑一个更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毕竟,安全这档子事,谁也输不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