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

八十年代,对于普通人而言,拥有小汽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自行车才是他们主要的出行工具。然而,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摩托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了新的个人交通工具。到了九十年代,摩托车已经风靡一时,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时,市场上主要以日本的本田、铃木、雅马哈、川崎等四大品牌为主,同时还有一些来自台湾和韩国的品牌,这些品牌的技术大多来源于日本。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在四大品牌中,本田摩托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本田的产品线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了“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承诺。例如,本田CG125因载人拉货爬坡性能稳定可靠而备受赞誉,本田CD70(嘉陵70)和本田CD90(天虹90同款发动机)则以其发动机安静省油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双缸125的本田CB125T也深受欢迎。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款本田GL145,正是国内后来五羊本田WY125A和嘉陵GL145B的原型车。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本田GL145是在八十年代中期被引进到国内的。这款车型在1982年推出的本田CB125Jx的基础上进行了性能提升,可以看作是本田的高性能版本。进口到国内后,本田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得其配置和性能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它采用了前碟后鼓的刹车系统,这在当时很多汽车都还在使用前鼓后鼓的刹车系统时,无疑显得非常先进。此外,它还配备了前空气避震器,有效减少了长时间骑行带来的手部震动感。分段式同色前挡泥板的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还提升了车辆的档次感。高低音双喇叭的设计则确保了喇叭声音不会被发动机噪音所掩盖。而四冲程小链式发动机的采用,在二冲程发动机盛行的时代,更显得本田GL145的高级和与众不同。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作为一款“性能车”,本田GL145的单缸两气门OHC白金点火发动机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它拥有11.5KW的最大功率和12.35NM的最大扭矩,动力强劲,甚至超过了一些当时的单缸农用拖拉机。京滨带加速泵大口径柱塞式化油器的采用,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使得油气混合更加充分,爆发力更强。然而,这也带来了油耗的增加,但对于当时能够购买得起这款车的消费者来说,油耗显然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本田GL145的重心设计得相对较高,这使得它拥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但同时,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需要驾驶者特别注意。此外,这款车还采用了独特的“四眼排气”设计,排气声音低沉有力,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给人一种四轮车般的错觉。然而,白金点火系统在使用频繁的情况下需要调整白金间隙,这可能会给驾驶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有些车辆的变速箱可能会存在换挡困难的问题,这可能与设计或国内使用环境有关。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本田GL145在当时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非常高。1985年时,尽管各地价格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在600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当时农村甚至能盖起十几间房子,可见其豪车级别的地位。在东南亚国家,这款车还衍生出了本田GL125MAX版本,并且国内也有进口销售。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到了1992年,本田GL145作为原型车经过五羊本田的国产化改造后,变成了五羊本田WY125A。这款车型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从追求极致性能转变为注重经济实用、性能稳定和可靠性。例如,空气减震被替换为普通液压减震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耐用性;前碟刹制动改为鼓式制动以更好地适应国内道路条件;前挡泥板也从塑料分段式改为不锈钢镀铬式以方便配件更换和维修。同时发动机排量也从145cc调整回125cc以降低油耗和成本并且四个眼的排气筒也简化为一个眼了。此外白金点火系统也升级为更可靠的CDI点火方式以提升发动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除了五羊本田外嘉陵也推出了基于本田GL145改进的JH145B车型。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五羊本田WY125A的成功推出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并且其独特的“五羊款”摩托车造型也被众多摩托车厂家所仿制。作为原型车的本田GL145更是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八九十年代的“性能摩托车”,本田GL145-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