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了台新家伙!”朋友圈里,这几个字儿出现的频率是忒高了。
但凡瞅见,总有人忍不住点个赞,像是沾了点儿油水。
可弄到手之后呢?
有人悄没声儿地嘀咕:这哪是“弄”,简直是“套”。
套上了沉重的车贷枷锁,套上了高昂的喂养花销,套上了可能一年都摸不着几回的寂寥。
这年头,谁心里还没个置办行头的念想?
公交地铁挤得跟罐头里的鲱鱼似的,打车高峰期永远在队伍里抻着,想想都闹心。
再加上各种“首付仨瓜俩枣,月供不费劲儿”的吆喝,好像不整一辆,就跟不上溜儿似的。
可得掂量掂量,这玩意儿,真那么吃香吗?
车行伙计的话,听着有点扎心窝子:超过六成的买卖,都是脑袋一热。
这话不假。
有多少人是为了撑门面,为了偶尔撒欢儿,或者纯粹是“人有我有”的攀比?
结果呢?
买回来,大半拉时间都窝在车库里蒙灰。
这行里有句老话,叫“家伙不怕遛,就怕搁”。
这可不是唬你。
久置不动,油泥沉淀,电瓶亏电,胶皮老化,一堆麻烦等着你。
更别提那些“撑场面”的,第二年就开始起锈生毛,修起来那可真是血亏。
4S店的掌柜说了,久放不用的,修补成本能是正常使用的好几倍。
这银子,花得冤不冤?
更扎心的是,这玩意的掉价速度,比饷银涨得还快。
一辆二十万的,三年后八成只剩十二万了。
等于一天折腾进去七十三块。
这还没算上保险、伺候、油水等等。
想想看,吭哧吭哧一个月,票子还没焐热乎,就孝敬给“铁疙瘩”了。
当然,有人会说,这玩意儿是硬需求,上下班跑腿,接送崽子,没它可不行。
这话不赖。
可问题是,你真需要一辆独有的吗?
共享的、招呼的,甚至更省劲儿的公用交通,难道不是更好的道儿吗?
钱庄的数据也挺有嚼头。
有超过三成的车贷欠款,不是因为丢了饭碗,而是因为小看了喂养开销。
这说明啥?
说明很多人在掏钱之前,压根没算过细账,或者干脆是捂着眼睛装瞎。
月薪一万,扣掉房租、嚼裹,再刨出两千伺候它,生活质量立马降档。
家里的余钱被压缩,碰上点儿突发情况,就容易捉襟见肘。
这玩意儿,图的不是利索,而是累赘。
还有一点,不能不说。
现在的车市,变幻莫测。
新牌子雨后春笋,倒闭的也不鲜见。
万一你弄了个冷门货,往后修修补补都成难题。
而且,各种补贴政策也是云里雾里,一不留神就错过了省钱的门道。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弄车的原因归结为“出入方便”时,是否忽略了慕虚荣和消费陷阱?
说白了,买不买,就是个银子问题,也是个活法儿的选择。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好好盘算自己的需求和腰包。
说回来,这事儿,就像处对象。
脑袋一热准坏事。
与其“一见倾心”,不如多打听、多比对。
这可是关系到你的荷包,也关系到你的舒坦日子。
别让“弄到手”变成“背黑锅”,别让铁家伙,成了你人生的绊脚石。
想透彻了,再出手,才是对自己负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