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出去”到“出去造” 中国汽车出海模式迭代2.0|汽车观察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车企进军海外市场正从简单的产品贸易,向深度本地化运营与全产业链渗透的战略阶段跃迁。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便是中国汽车出海格局从产品输出到产能输出战略升级的最新注脚。
5月14日,泰国总理佩通坦在曼谷会见到访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祝贺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并高度评价长安在泰国的本地化运营及全产业链发展成果。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纳立亦赞赏长安汽车以“中国智造”深度赋能泰国汽车产业升级。
从“卖出去”到“出去造” 中国汽车出海模式迭代2.0|汽车观察-有驾
作为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初期规划年产能10万辆,未来将提升至20万辆。目前,长安已陆续向泰国市场投放S07、E07、阿维塔11等7款新产品。
从“卖出去”到“出去造” 中国汽车出海模式迭代2.0|汽车观察-有驾
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军国际市场。其背后,是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与领先优势,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3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3.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结构性优势。
各大车企的出海战略各具特色,但普遍聚焦于新能源领域,并日益重视本地化运营。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2024年其海外销量达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公司制定了至2030年海外市场销售占比达到总销量50%的目标,并已在匈牙利、土耳其等地布局设厂。吉利控股集团同样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其旗下吉利、领克、极氪等品牌加速全球扩张,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销量接近9万辆。造车新势力如小鹏汽车也计划在2025年加速国际化布局,目标年底进入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在部分市场,中国车企依然面临反补贴调查及潜在关税壁垒的挑战。此外,品牌认知度的建立、售后服务网络的完善、文化差异的适应以及与老牌跨国车企的激烈竞争,都是中国品牌必须克服的障碍。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为全球化战略增添了不确定性。
我们看到,面对挑战,中国车企一方面如长安等车企,在当地加速本土化生产以规避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根据不同市场的法规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创新。
从传统的整车出口到产业链外扩、全球化协同,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出海之路,中国车企正凭借战略智慧和技术实力开启一场新征程。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