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儿咱聊点儿带劲的!
车圈最近炸了个响雷,保证各位听了都得精神一振!
啥事儿?
韩媒爆料,小米SU7,就是雷布斯亲自站台那款,直接进了现代汽车位于南阳的研发中心!
可不是一两台,是成批的!
挂着试车牌照,就差没贴横幅写着“欢迎现代汽车前来取经”了!
这事儿,搁咱老百姓的说法,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想当年,咱们国内车企为了追赶洋品牌,没少把人家的车拆个底朝天。
丰田、大众,哪个没被咱们“解剖”过?
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轮到韩国人扒咱们的车了!
还是小米!
这滋味,真提神!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韩媒的照片都出来了,铁证如山。
更绝的是,现代汽车还申请了官方测试许可,这是要明目张胆地“庖丁解牛”SU7啊!
这手笔,比当年小日本肢解比亚迪,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代汽车为啥这么猴急地研究小米SU7?难道是自家技术不行?
这就得扒一扒现代汽车的短处了。
先说这车载系统。
小米SU7的澎湃OS,那可是砸了重金打造的。
五音区语音交互,手机无感互联,用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反观现代自家的Pleos Connect系统,卡顿、迟缓,用户体验简直是噩梦级别。
我之前试驾过现代一款新车,那车机系统,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导航半天找不到目的地,语音助手只会复读“听不懂”,这哪是智能座驾,分明是智能添堵!
更棘手的是,现代汽车的新车上市时间卡在2026年。
两年光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电动车市场瞬息万变,两年足够让一个品牌掉队。
所以,现代汽车必须争分夺秒,赶紧把技术短板补齐,不然到时候连残羹冷炙都捞不着!
为了迎头赶上,现代汽车也是下了血本。
2024年研发预算直接飙升至24.3万亿韩元,折合175亿美元!
其中,83亿美元指明用于对标研究!
这阵仗,摆明了要跟小米SU7一较高下!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小米SU7真有这么神?能让现代汽车如此如临大敌?
答案是:那是自然!
小米SU7的销量,堪称业界神话。
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宣布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辆,仅仅耗时15个月!
这速度,超越了特斯拉、蔚来等一众劲敌,刷新了行业纪录!
要知道,特斯拉 Model 3 达到 30 万辆交付用了 21 个月,蔚来ES6 达到 30 万辆交付用了 52 个月。
小米SU7 用 15 个月就完成了,这速度简直是火箭发射!
这30万辆的背后,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用户对小米汽车的信任,对中国智造的肯定!
还记得小米SU7刚亮相时,不少人抱着看衰的心态,觉得小米造车就是个噱头,注定折戟沉沙。
现在呢?
小米SU7用硬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让那些唱衰者哑口无言!
当然,小米SU7并非完美无瑕。
例如,续航里程仍有提升空间,充电效率也需进一步优化。
但总的来说,小米SU7的整体表现,绝对值得点赞。
更重要的是,小米SU7的成功,也给其他中国车企注入了强心剂。
过去,我们总觉得洋品牌的汽车技术高人一等,只能亦步亦趋地模仿。
如今,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向世界宣告:中国汽车,也能引领风骚!
这事儿,往大了说,是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
过去,是中国车企拆解国外车企,学习他们的技术。
现在,轮到国外车企抄中国车企的作业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的技术进步了,产品竞争力增强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沾沾自喜。
《礼记·中庸》有云:“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汽车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至少此刻,我们可以骄傲地喊一句:小米这波,赢麻了!
这事儿细想起来,也颇具玩味。
现代汽车,堂堂全球汽车巨头,竟然要研究小米这个“后起之秀”的产品。
这好比一个学霸,偷偷摸摸地抄学渣的作业,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不过,取长补短,本就无可厚非。
只要能提升技术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都是值得鼓励的。
只是,现代汽车这次“借鉴”小米,是不是有点过于直白了?
直接把车开进研发中心,大张旗鼓地“解剖”,这操作,也真是够生猛的!
不知雷布斯看到这则消息,内心作何感想?会不会暗自窃喜?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现代汽车研究小米SU7,能学到什么真经?
他们能追赶上小米的脚步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