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门把手,不能让车门成为“藏着隐患的地方”

隐藏式车门把手,不能让车门成为“藏着隐患的地方”-有驾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期截至2025年6月7日。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对消费者来说今后乘车开车将更有安全感。

5月10日《扬子晚报》) 

隐藏式车门把手,作为汽车设计中追求“科技感”的一个元素,其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科技感和安全感之间的权衡,不应以牺牲后者为代价。

首先,隐藏式车门把手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使其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若电路中断,传统的机械式车门把手仍能保证人员逃生,而隐藏式车门把手则可能因为电路问题无法弹出,导致车内人员被困。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技术感”显得苍白无力,安全才是汽车设计的首要考量。

其次,隐藏式设计缺乏统一标志,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难以快速识别操作位置。在紧急救援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因为车门把手的设计问题而延误救援,那么这种设计无疑是失败的。汽车设计不仅要追求美观和科技感,更应考虑到在极端情况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值得欣慰的是,新国标明确了“安全优先”的技术标准。工信部指出,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上述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

技术的进步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隐藏式车门把手作为汽车设计中的一种创新,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正如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说的那样:隐藏式车门把手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工信部推出新国标,意味着该行业需要重新考虑和调整其设计方向,以符合新的安全要求。

新国标实施后将会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期待在新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的引导下,汽车设计能在科技感与安全感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毕竟,技术的红线是安全不是“炫技”,“安全感”比“科技感”要重要!“好看”不能牺牲“安全”。一如人们追求美丽一样,要的应该是“健康的美丽”而不是“美丽的病态”!隐藏式车门把手,不能让车门成为“藏着隐患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