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知名车企破产清算,重整无望,行业震动

最近汽车圈有件大事,可能不少朋友都听说了。

那个曾经以硬派越野形象深入人心的Jeep品牌,它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广汽菲克,上个星期被长沙的法院正式宣告破产了,而且裁决说得很明白,已经没有重整的可能了。

这事儿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很多人给震了一下。

一个以前一年能卖出二十多万台车的知名合资品牌,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呢?

突发!知名车企破产清算,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这背后发生的一切,其实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市场教科书,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琢磨琢磨。

这艘大船沉没之前,其实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咱们先看看它背负的担子有多重。

根据公开的信息,广汽菲克的总负债高达117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它欠了一屁股的债,已经到了资不抵债、完全还不上的地步。

为了能还上一部分钱,他们想把位于长沙的工厂给卖掉。

这座工厂当年可是明星工程,拥有生产Jeep的先进生产线,可以说是广汽菲克最值钱的家当了。

可结果呢?

挂在网上拍卖,起拍价从最初的十几亿,一路降到了9.9个亿,差不多是打了七折,就这样还连续流拍了五次,根本没人愿意接手。

如今,那条曾经车水马龙、机器轰鸣的生产线,据说已经闲置了很久,一些设备上都开始爬上了铁锈,看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企业倒闭,最无辜也最倒霉的,永远是消费者。

很多Jeep车主现在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突发!知名车企破产清算,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有的人可能是刚提车没多久,满心欢喜地以为买到了一辆能带自己“诗和远方”的座驾,结果一觉醒来,厂家没了,自己手里的车瞬间就成了“绝版车”。

这“绝版”可不是什么好词,它意味着后续的服务和维修保养成了大问题。

遍布全国的4S店,就像约定好了一样,迅速地撤店关门,有些地方连招牌都拆得干干净净。

你的车要是没毛病还好,万一出了问题,特别是像自由光车型那样有“烧机油”老毛病的,你现在想找个正规的地方修都难,原厂配件更是想都别想。

很多车主建了维权群,大家在里面唉声叹气,感觉自己像是被抛弃了,当初广告里那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豪言壮语,现在听起来,充满了讽刺的味道。

走到破产这一步,绝对不是偶然。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广汽菲克的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既有内部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内忧”,也有市场环境剧变的“外患”。

先说内部的问题。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产品质量和口碑的崩塌。

在过去几年里,只要你上网去汽车论坛或者投诉平台看一看,关于Jeep品牌车型的投诉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从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大件,到车身异响、内饰做工粗糙这些小毛病,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当一个汽车品牌不再把质量当回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慢慢地抛弃你。

口碑这东西,建立起来可能需要十年八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几个批次的劣质产品就够了。

突发!知名车企破产清算,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另一个致命伤,是合资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公司病”,那就是反应迟钝,决策效率极其低下。

广汽菲克的中方和外方股东,也就是广汽集团和斯泰兰蒂斯集团,在长达八年的合作里,据说一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扯皮。

内部流程非常官僚化,有员工就曾透露,有时候中国这边的团队想根据市场反馈,对一个保险杠的造型做点小小的改动,这么简单一件事,自己说了不算,需要把方案报到意大利的总部去审批,等那边的批复下来,几个月都过去了。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这种效率无异于自寻死路。

我们看看国内的自主品牌,比如吉利,人家推出一个全新的银河系列,从研发立项到新车上市,只用了120天。

这种速度的对比,足以说明一切。

当你的对手在开着火箭奔跑时,你还在因为“谁说了算”这种问题而原地踏步,不被淘汰才怪。

外部市场的变化,则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变化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浪潮。

去年,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40%,这意味着,路上的新车差不多有一半都是挂着绿牌的。

我们的国产品牌在这条新赛道上跑得飞快,像比亚迪,一款售价不到十万块的小车“海鸥”,上市才三个月就卖了十五万台。

反观广汽菲克,当大家都在拼电池、拼续航、拼智能座舱的时候,它连一款真正有竞争力、能拿得出手的电动车都没有,还在守着那几款设计老旧、油耗偏高的燃油车。

这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你还在固执地卖功能机,市场的消费者自然不会再为你买单。

突发!知名车企破产清算,重整无望,行业震动-有驾

其实,前几年当铃木、雷诺这些合资品牌陆续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警钟就已经敲响了,可惜广汽菲克并没有真正警醒。

一个大企业的倒下,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

在它的身后,是长长的一串供应链企业,成百上千家为它提供零部件的小工厂。

很多小厂的生存就指望着广汽菲克的订单,结果现在厂家破产了,货款也收不回来,有的配件商甚至被拖欠了三个月,资金链一断,只能被迫停工,遣散工人。

工厂周围的生态也遭到了破坏,附近开餐馆的老板说,以前一到饭点,店里坐满了穿着工服的工人,热闹非凡,现在却是冷冷清清,桌椅上都落了灰。

有趣的是,在这场倒闭风波中,中方和外方的境遇截然不同。

广汽菲克的外方股东斯泰兰蒂斯集团,在欧洲市场却是另一番光景,去年全球净利润大涨了百分之二十多,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他们这样的跨国巨头来说,关停在中国市场的亏损业务,可能只是一次“断尾求生”的商业操作,甩掉一个包袱,好让自己更轻松地上路。

资本的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

这场风波最让人感慨的,是它所折射出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变。

一边是生了锈的Jeep生产线,另一边是满大街跑的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产品牌。

我们的自主品牌,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飞跃,智能座舱里的芯片都用上了7纳米的制程,而很多合资品牌还在使用五年前的老旧技术平台。

这种强烈的对比,清晰地告诉我们,那个单靠一个外国牌子就能“躺着赚钱”的合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大家更看重的是技术、是体验、是性价比,而不是一个虚无的品牌光环。

有人在车主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家Jeep 4S店正在拆除楼顶上巨大的品牌标志,一位看起来像是店里的售后经理,一个人蹲在马路边,默默地抽完了一整包烟。

他吐出的烟圈里,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他逝去的青春,也是无数人心中那个越野梦的破碎。

广汽菲克的倒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这场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还远远没有结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