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大容量的插混车根本就不存在里程焦虑,市区纯电车和你算的费用差不多
我跟朋友聊天,他问我到底到底值不值得买插混车,尤其是那种大容量电池的。其实说实话,大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里程。别看的表面,很多人其实最怕的还是跑到一半电快用完咋整。我自己用过几台插混,感受挺深的。特别是那种大容量电池,基本上都在50kWh以上,开下来,市区干活基本不用担心跑不出电,能跑个100公里以上,尤其在一线城市堵车那么多,几乎不用动脑。
拿我那台比亚迪宋PLUS SUV来说,市区开,充满电可以跑约60公里。实际用下来,遇到个周末长途跑个100多公里,充一次电,然后跑到目的地,基本不用担心充电站在哪里这个问题。更别说,现在很多公共充电桩都还挺方便,有的地方还可以用微信扫码充。要是高速路上下车充电,时间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受。大部分时间你可以规划几个充电点。
其实大容量电池的另一个优势——续航稳定。你想啊,油车只要加油就能跑嘛,油箱大了,从箱里倒满油,也就是说续航时间更长。插混车也是一样,电池容量大,续航够用,油箱还大得吓人,跑长途没有里程焦虑。特别是我见过车圈里,有些朋友在想,新能源车如果续航不够长,那就麻烦了。除了极端情况,比如你开到荒郊野外,没油没电,平常市区和短中长途跑跑,一切都挺顺的。
说到油耗,我那台比亚迪,开长途亏电情况下一次满油,差不多能跑350公里左右。估算一下:一箱油大概80升,估算7元左右每升(不考虑折扣),一共560块。平均算下来,百公里大概6升油,大概37元,算好几次来回,亏不过一两百块。这个数字跟很多燃油车差不多,甚至更省一些。可我换成新能源,油费省下来直接换个用车惯——更少以后加油,省了点钱,也在环保上多贡献。
如果说新能源车真有什么比燃油车强的优势,那就是省事。不加油的打理,平时洗车、换机油,基本不用花钱。你问我:修理费高不高?现在大品牌纯电的保养挺便宜。跟你们聊个细节,我朋友的朋友搞修理的,他说:电动车维修简直就像买个新手机一样,修个电池都比修个发动机便宜多了。我刚才翻了下资料,纯电车的零配件寿命更长,省心。
有个坑不能不提。有朋友开车问:你觉得大容量电池真的不亏?其实我不是太确定。因为电池容量大,肯定更贵,换一块可能得十几万。保值率方面,我猜估算不算太好,毕竟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好点,但几年后还是会贬值。你们知道吗,二手插混车,剩余价值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跟燃油车差别不大。所以,拿车换成新能源,真的省心省事,但不一定能赚到啥。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去年碰到的个事。有个朋友刚买了个特斯拉Model 3,说:我开了半年,发现油车养车的钱都省下来了。我当时笑着说:可是你那充电要花钱吧?他说:还算合理,家里装了快充,晚上充的,几块钱就能充上100公里。这其实也是未来趋势之一。他还打趣:开电车,偶尔还得备点应急电池,免得到时候信号不好或者突然断电,特别尴尬。没细想过,充电这事,还真得靠提前规划。
有时候我会觉得,现在新能源车逐渐走入家庭,像个智能家电,不用每日为油箱焦虑,比油车便利多了。中国的充电桩布局也在变得更好,慢慢到赖责任感变强。记得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未来可能不用担心里程焦虑,只要智能规划好路线,纯电几乎没问题。但,又一想:如果每天都走同一条线,电池用个两三年,就得考虑换了。
起码,新能源车み,突破了我最开始的担心——你不续航够,不然就是买更大电池,亏钱。但真没想到,换个角度,它其实更省心。
为什么我更愿意推荐大家试试?你问:会不会太麻烦?用个大容量插混,就像吃饭多点菜,即使不全用完,心里也踏实。那种跑不了就卡住的感觉,慢慢减少了。你们觉得,用几年下来,新能源的靠谱指数是不是还会继续升呢?
(这段先按下不表)大容量的插混车,带来的不仅是没里程焦虑,还能帮我们省点钱,也符合大部分人对经济实用的定义。像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不光是省油,还省心。这个趋势,估计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什么都在变。换个角度看,新能源车未必就是折腾。反倒像在用一种新工具,帮我们减轻养车的烦恼。你们对这事怎么看?有没有觉得某个品牌或技术特别对你心?或者觉得还得再观察半年?我也这么想。
——End——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