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

前几天在车友群里听说有人订了台新车,说是外观有点像小米那款热门的YU7,但价格便宜不少。我一琢磨,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宝骏云海吗?其实我对这车最早的印象,还停留在朋友圈某位修理厂师傅晒的照片:大红色漆面,在阳光下贼亮,他还特意拍了下那个蛙眼大灯。那会儿我还以为是哪家豪华品牌的新SUV,没想到仔细一看,是宝骏的新作。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后来有次陪朋友去试驾,她刚考完驾照想买辆性价比高点的SUV过渡用。销售顾问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一通,说这车现在优惠下来裸车只要九万多,比起那些动辄十几二十万的小型纯电SUV实惠太多。现场围着转了一圈,不得不承认,这造型确实挺唬人——前脸封闭式设计,两侧大灯微微鼓起来,有点像青蛙瞪眼,不过搭配贯穿尾灯和溜背线条,一时间竟让人联想到某些跑车型号。

内饰部分也出乎意料地精致,中控屏15.6英寸,液晶仪表盘8.8英寸,全软包材料摸起来手感不错。据说灵语座舱能做到“可见即可说”,我们试着喊了两句,它居然真能连续识别指令。朋友问:“你们这个语音助手会不会跟以前老国产机一样,经常卡壳?”销售笑着摇头,说现在升级过好多回,“基本上你跟它聊天气、放歌、导航都没问题。”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讲到配置,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前排侧窗标配多层隔音玻璃。这玩意儿一般都是高端车型才舍得给装上,上次坐同事奥迪A6L时体验过一次,那种安静感觉真不是吹出来的。这回亲身坐进云海,把门关紧后外头施工队钻地板都变成闷声低频,很适合城市上下班堵路时候静心听歌。

还有个冷知识——这款入门版虽然座椅是仿皮,但加热和通风功能都有,夏天暴晒后开空调再来个座椅通风,比老家那台五菱宏光舒服太多。而且方向盘是真皮包裹,不像很多竞品偷工减料弄个塑料套糊弄事。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动力方面,我本来担心1.5L插混系统拉这么大的壳子会不会肉?结果试驾的时候深踩一脚电门,加速还是挺带劲儿,据官方数据百公里提速7.8秒左右。我平时习惯慢悠悠开,也就偶尔超个车用得上。不过据维修站师傅私下透露,如果经常激烈驾驶的话混动车型油耗可能会上浮一点,不过日常代步绝对够省心。另外纯电续航140公里(插混)或者600公里(纯电),快充半小时搞定八成电量,对短途代步或周末郊游来说绰绰有余。

底盘悬架结构也是卖点之一,用的是前麦弗逊+后E型多连杆独立悬挂。有段时间我一直以为E型只是宣传噱头,但后来查资料发现这种结构确实更利于提升操控稳定性。一个做汽修的小哥告诉我:“这种悬挂跑高速稳当些,就是换件成本稍贵。”不过考虑到整体售价不到10万元,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空间表现方面,其实轴距2750mm已经赶上一些中级轿车水平了。我身高182cm,坐进第二排腿部还能留两拳距离。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新出的这些新能源紧凑SUV空间越来越宽敞,以至于爸妈第一次看到样车,还以为是B级定位呢。他们倒是不怎么关心动力啥的,只盯着空调制冷快不快、储物格够不够放东西……

最近在小区停车场碰到邻居王叔,他去年刚换掉自家的老捷达,看中了宝骏云海主要图省事。他特爱念叨一句话:“年轻人买新势力怕割韭菜,我买国产熟牌子踏实!”他用下来最大感受就是保养方便,每5000公里例行检查一次就行,而且零部件供应很足,不存在等半个月配件发货的问题。有意思的是,他老婆嫌原厂轮毂太花哨,让他自己喷黑边框,看起来更沉稳一些——果然每个人审美各不同啊!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上个月微信群里有人吐槽自动雨刷反应慢半拍,还有朋友分享夜间LED远光切换略显生硬。但总归瑕不掩瑜,大部分日常使用场景影响有限。如果以后厂家OTA再优化一下细节功能,那体验估计还能往上走一步。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最后顺嘴提一句,今年南方梅雨季湿气重,小区地下库容易返潮,有位女司机反馈她那台云海半年内密封条没出现发霉情况,比之前开的合资燃油轿跑强不少。这类细节可能没人专门关注,却恰好说明车辆品质把控还是靠谱的。不知明年上市后的二手行情如何,会不会成为下一波“神仙平替”?

宝骏云海9.48万起售,配置不输YU7,隔音多层玻璃体验记-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