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新车涉嫌抄袭魏牌高山,尾灯细节雷同引争议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事情的主角,一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人物贾跃亭,另一位则是我们国家自主汽车品牌里的佼佼者——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

具体来说,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公司新推出的一个子品牌,叫FX,它的第一款车刚一亮相,就被眼尖的网友们发现,长得和魏牌已经上市销售的MPV车型“高山”实在是太像了,甚至到了让人怀疑是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地步。

贾跃亭新车涉嫌抄袭魏牌高山,尾灯细节雷同引争议-有驾

这件事得从7月17日说起。

当天,贾跃亭的公司为这个新品牌FX和它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款车定位是中大型的MPV,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商务车或者大家庭用的保姆车。

为了显得高端,发布会上还特意拿它跟百万级别的豪华车凯迪拉克凯雷德做对比。

这款Super One可以说是把现在流行的新能源车配置都堆满了,比如它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可选,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座位也有六座、七座甚至更豪华的四座布局。

车头部分最抢眼的是,它居然能在进气格栅的位置选装一块大屏幕,官方给它起了个很科幻的名字,叫“AI具身智能生命体”。

此外,像车顶的激光雷达、全系标配的四轮驱动、可以让人完全放松的零重力座椅、智能座舱系统等等,听起来都非常先进。

贾跃亭在发布会上也再次强调了他对汽车产业变革的预见性,希望这款新车能再一次引领技术和产品的变革。

按照计划,这辆车要到2025年底才能实现量产。

发布会本身描绘的蓝图非常美好,也宣布已经拿到了四千多台的企业订单。

但是,当这款车的官方图片和介绍视频在网上传开后,风向很快就变了。

很多熟悉国内汽车市场的网友第一眼看到FX Super One,就觉得这车的外形轮廓非常眼熟。

有人就把长城魏牌在售的高山MPV的图片找了出来,两辆车摆在一起一对比,问题就来了。

从车身整体的比例、侧面的线条走向,到车窗的造型,两款车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MPV车型为了保证内部空间,外形设计上都比较方正,有点像也情有可原。

贾跃亭新车涉嫌抄袭魏牌高山,尾灯细节雷同引争议-有驾

然而,接下来的发现让这种“巧合论”变得站不住脚了。

最关键的证据,出现在车尾的设计上。

魏牌高山的尾灯设计是它外观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它采用的是贯穿式的灯带,但在灯带的两端,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向上弯折的造型,就像连绵的山峰一样,这个设计不仅好看,辨识度也非常高。

而当人们看到FX Super One的车尾时,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它的尾灯设计,和魏牌高山的那个标志性设计可以说是分毫不差。

这种在核心设计细节上的完全雷同,已经很难用“设计趋同”或者“灵感巧合”来解释了。

如果说尾灯的“撞脸”还只是强有力的视觉证据,那么随后网友在FX官方介绍页面上的一个发现,就几乎是“实锤”了。

在一张介绍车辆信息的图片里,竟然清清楚楚地出现了“高山9”这三个汉字。

要知道,“高山”是魏牌这款MPV的正式名称,而“高山9”很可能是在设计或宣传资料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内部代号或者版本名。

这个细节的出现,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就好比一个人交上来一份作业,不仅内容和别人的一样,甚至连别人草稿纸上的名字都忘了擦掉,直接写在了自己的作业本上。

这个发现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调侃说,这简直是连设计图带说明文件一起“借鉴”了,而且后期处理还这么不仔细。

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这个近乎无法辩驳的证据,FX官方却选择了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回应或解释。

我们再来看看被“致敬”的另一方,长城魏牌高山。

这款车在国内市场可不是无名之辈。

作为长城汽车向高端化转型的重要产品,魏牌高山自推出以来就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贾跃亭新车涉嫌抄袭魏牌高山,尾灯细节雷同引争议-有驾

它的售价区间在三十多万元,主打插电式混合动力,兼顾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并且在舒适性和豪华感的营造上也非常用心。

根据公开的销售数据,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魏牌高山的单月销量达到了5949辆,这个成绩在同级别的MPV市场中是非常亮眼的,说明它已经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是一款实实在在的热销车型。

它有真实的生产线在运转,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更有成千上万的车主每天在路上行驶,这些都是它市场成功最直接的证明。

把两边的情况放在一起对比,这件事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一边,是贾跃亭描绘的、要等到一年半以后才可能量产的、号称要引领未来的“PPT神车”;另一边,是我们中国自主品牌脚踏实地研发出来,并且已经在市场上证明了自己的热销产品。

结果,那个口口声声要“颠覆行业”的未来公司,其开山之作却在外观设计上,对我们当下的一款国产车进行了如此彻底的“复制”。

这件事情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个简单的设计抄袭纠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习惯的剧情是,一些国内的汽车品牌在发展初期,会模仿和借鉴国外成熟品牌的设计。

而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反转。

一个在美国创立、顶着高科技光环的公司,反过来需要从中国品牌的设计中寻找“灵感”,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它最直接地反映出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在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像长城、比亚迪、吉利等一批优秀的自主品牌,早已告别了模仿阶段,形成了自己独立且成熟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并且这种设计自信也得到了市场的正向回馈。

魏牌高山的设计成功,就是中国汽车设计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而对于贾跃亭和他的公司来说,这次的风波无疑是对其品牌信誉的一次严重打击。

当一个企业在宣传中把自己拔高到“行业领袖”和“变革者”的地位时,它的产品却暴露出如此低级的模仿痕迹,这种巨大的反差会让消费者对其所有的承诺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造车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对市场的敬畏和对消费者的真诚,任何试图走捷径、玩概念的做法,最终都会在现实面前碰壁。

这次事件也给所有从业者提了个醒,无论你的故事讲得多么动听,最终赢得尊重的,永远是实实在在、有创新、有诚意的产品本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