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这趟浑水,年年都有车企来搅和,但今年零跑的B01,咂摸起来有点意思。
你说它掀翻了A级车的成本天花板,内饰捯饬得挺像样,续航也敢号称同级头牌,这事儿靠谱吗?
还是车企又在耍花腔,割一茬算一茬?
先撂开别的,单说这“掀翻成本天花板”。
A级车啥意思?
说白了就是老百姓代步车,性价比才是硬道理。
能在有限的预算里变出戏法,那确实要两把刷子。
全车软包,镀铬亮条,听着挺唬人,但摸上去啥感觉,才是真章。
有些厂家嚷嚷着“头层牛皮”,结果坐上去,屁股都觉得硌得慌,这种事儿也不是头一遭了。
再瞅瞅这“百变副驾”。
六个拓展孔,整得跟科幻片似的。
说穿了,就是想让副驾更灵泛,能搁东西,能办公,还能当个小饭桌。
可话说回来,谁没事儿天天在车里办公啊?
大部分时候,副驾不还是用来放手提包和对象的大长腿嘛?
当然,这种设计巧思是值得鼓励的,但到底好不好使,还得看用户反馈。
续航650公里,这数字确实挠人心窝。
现在开电车,最怕的就是里程焦虑。
跑个稍远的路,恨不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找充电桩,比加油还闹心。
要是B01真能跑出这个数,那确实能缓解一部分人的焦虑。
不过,这里头藏着点“猫腻”。
这个650公里是CLTC工况下的续航,也就是实验室跑出来的。
搁到马路上,能有个七七八八就算烧高香了。
所以,别光盯着数字,还得看真本事。
扯到这儿,就得说说零跑那个LEAP3.5架构了。
听着玄乎,其实就是把电池、电机、电控这些玩意儿攒到一块儿,提高效率。
这就像搭积木,以前是手工作坊,现在是流水线生产,速度是快了,成本也下来了。
但流水线也有弊端,就是个性化不足。
所以,零跑怎么在效率和个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个考题。
没准有人会嘀咕,零跑是不是在蹭奔驰的热度?
毕竟它提到了“奔驰同源镀铬饰件”。
这话有点诛心了。
镀铬,就是个装饰条,谁都能用。
说“奔驰同源”,多半是种营销话术,想让大家觉得它更有逼格。
那么,为啥这次上海车展,零跑能博得这么多眼球?
依我看,有几个原因。
首先,新能源车是风口,大伙儿都想看看新玩家能整出啥新活儿。
其次,零跑的定价还算亲民,更容易圈住年轻消费者。
再者,零跑在宣传上确实花了心思,话题炒得有模有样。
当然,零跑也面临着不少槛儿。
比如,牌子不够响亮,售后服务还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更是白热化。
想在这场大乱斗中杀出一条血路,零跑还得拿出更硬核的实力。
所以,零跑B01到底是不是物超所值?
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
得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市场买不买账。
不过,零跑的冒头,起码给我们提了个醒。
它告诉我们,在汽车这个老牌行业里,依旧有创新的空子可钻。
只要敢于跳出框框,敢于叫板传统,就有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回到开头的问题,零跑B01是不是在割韭菜?
我觉得,这取决于零跑能不能说到做到。
要是它只是玩虚的,耍嘴皮子,最终只会自砸招牌。
但要是它能踏踏实实做产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新能源车市场里的一匹黑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