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创始人李斌推县县通换电计划成效不简单

说实话,看着李斌这股子“轴”劲儿,一方面觉得跟现在流行的“咸鱼躺”简直南辕北辙。

但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挓挲着手,想看看他这电动车到底能折腾出个啥名堂,甚至暗搓搓地盼着他能成。

蔚来这些年,一直杵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有人诟病它烧钱如汤沃雪,有人激赏它剑走偏锋,还有人干脆撂下一句“PPT造车”。

甭管怎么说,李斌算是铆足了劲儿,愣是把这换电——一开始不被看好的路数,慢慢地给趟开了。

现在都整到“县县通”了,这股拗劲儿,颇有点精卫填海的意思。

咂摸咂摸,李斌这人,身上有股子犟驴脾气。

从当年在北大蹬着自行车沿街叫卖,到后来背着一屁股债硬着头皮往前拱,再到如今死磕换电站,这人但凡认准的事儿,那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也要硬着头皮干下去。

他成天念叨着要“为解决人类交通能源问题踔厉奋发”,这话听着略显堂皇,但瞅着他干的这些事儿,又觉得他好像真不是在放空炮。

当然,铁定有人觉得他在“画大饼充饥”。

说到底,这电动车市场,那可是红海一片。

特斯拉在前头一路狂飙,后面一溜新势力磨刀霍霍,就连那些老牌车企也纷纷下场。

蔚来要想杀出一条血路,光靠情怀和换电,怕是有点捉襟见肘吧?

从寻常百姓的角度看,大家伙儿最稀罕的,还是价格、续航里程、充电是否便捷。

换电站固然省事,但毕竟数量有限。

而且,换电的资费也不菲。

如果换电比加油还肉疼,那岂不是有点南辕北辙了?

再从宏观的能源层面来看,电动车固然更加绿色环保,但电池的生产、回收也是个绕不开的坎儿。

那些寿终正寝的电池该咋处理?

会不会滋生新的环境痼疾?

这些问题,都得仔仔细细地掂量掂量。

蔚来创始人李斌推县县通换电计划成效不简单-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李斌这次的“县县通”计划,其实也挺考验各地衙门的。

换电站的营建,需要土地、电力等资源的鼎力襄助,地方父母官们愿不愿意行个方便?

能不能给出一些减免政策?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计划的落地。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李斌这套打法,有点“堂吉诃德”的意思。

他想的压根儿就不是单纯地卖车,而是想要构筑一个完整的能源生态圈。

这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需要锐意进取的创新,更需要时间的沉淀。

但反过来说,要是没有这种“堂吉诃德”式的浪漫主义,又哪来的那些颠覆世界的创举呢?

当年马云要是没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豪情壮志,也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所以,与其冷嘲热讽李斌“煮海”,不如多给他一些耐心和鼓励。

说不定,他真能“煮”出点什么门道来呢?

就像潮汕油柑,初尝苦涩,回甘悠长。

兴许,电动车的未来,也得先经历这样一番“苦尽甘来”的洗礼。

单从蔚来在江苏实现“换电县县通”后,销量也水涨船高这件事来看,模式的胜利确实是存在的。

但咱们也不能遮蔽,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超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更高。

这种模式能否在其他地方依样画葫芦,依旧是个未知数。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蔚来的成功归功于换电模式时,是否忽略了用户体验的举足轻重?

蔚来的车主服务、社群运营,同样是其招徕顾客的杀手锏。

归根结底,李斌的“县县通”计划,不仅仅是一场能源的革故鼎新,更是一场关于出行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摸着石头过河。

这场实验能否拨云见日,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