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十七分,老李的手机突然炸响。
他一个激灵从方向盘上抬起头,眯着眼瞅了瞅屏幕——这已经是今晚第二十八单了。
"师傅,赛汗塔拉草原,麻烦快点!"后座的小伙子操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赛道地图,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
老李抹了把脸,心里直嘀咕:"这帮跑马拉松的真是不要命,大半夜的还折腾。"他顺手把空调调低两度,一脚油门就蹿了出去。后视镜里,包头的路灯像被拉长的糖稀,一根接一根往后退。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通宵了,老李的腰早就开始抗议,可钱包倒是笑得合不拢嘴。
要说这包头马拉松,那可真是给出租车司机送钱的活菩萨。赛道从赛汗塔拉草原一直铺到钢铁大街,又平又宽,跑起来跟走红毯似的。那些专业选手提前两三天就来了,一个个跟侦察兵似的在赛道上转悠,量坡度、数弯道、记补给站位置。老李这三天拉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侦察兵",上车第一句话准是:"师傅,这段路有几个坡?"
包头的出租车司机现在都管马拉松叫"黄金周"。全市三千多辆网约车加上五千多辆出租车,平时也就勉强够用。可一到马拉松前后那几天,运力直接爆表。周五选手们陆续到,周六无人机表演吸引来一堆看热闹的,周日比赛结束封路一解,全城老百姓跟出笼的鸟儿似的往外涌。老李上周六创了个人纪录——四十七单,比平时多赚了将近八百块。
平台那边也忙得够呛,平时藏着掖着的兼职司机全给调出来了。有个跑郑州来的选手非要老李绕路带他去吃涮羊肉,结果俩人聊嗨了,那哥们下车时还多给了二十块钱小费。"这哪是拉客啊,简直是捡钱。"老李跟同行吹牛时总爱这么说。
最逗的是那些外地选手,上车就跟查户口似的问东问西。"师傅,你们这儿哪家烧卖正宗?""草原晚上能看到星星不?""钢铁大街为啥叫这名儿?"老李现在都能背出一套标准答案了,活脱脱成了包头的活地图。有个北京来的大姐更绝,硬是让老李给规划了个"包头一日游",下车时还非要加微信,说是明年还来。
无人机表演那天晚上才叫一个热闹。老李拉了个从杭州来的摄影师,那哥们扛着三脚架在后座直蹦跶:"师傅您开稳点儿,我这设备值好几万呢!"结果到了地方一看,好家伙,路边早就挤满了人,出租车排出去二里地。那摄影师急得直跺脚,最后老李灵机一动,把他拉到一个小区楼顶,角度比广场还好。后来那摄影师给老李发了个大红包,说是照片卖了个好价钱。
比赛当天更离谱。凌晨四点老李就出车了,街上已经有不少选手在热身。有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上车就问:"小伙子,你说我这把年纪能跑完全程不?"老李瞅了眼后视镜:"您这精神头,我看能拿冠军!"把大爷乐得直拍大腿。结果下午封路刚解除,老李的手机就跟抽风似的响个不停,全是去火车站和机场的订单。那些跑完比赛的选手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上车就睡,呼噜打得震天响。
要说这马拉松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让整座城市都跟着跑起来。餐馆老板乐了,酒店经理笑了,连卖矿泉水的小贩都多挣了几百块。老李这三天跑下来,里程表愣是多了小一千公里。他媳妇还打趣说:"你这哪是开车啊,简直是给包头当宣传大使呢!"
比赛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老李照常出车。街上突然安静了许多,手机也不怎么响了。等红灯的时候,他习惯性地往后座瞄了一眼,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个老顾客上车,随口问了句:"师傅,明年马拉松还跑不?"老李这才回过神来,咧嘴一笑:"跑!必须跑!你们不来,我这车都跑不痛快!"
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无任何不良暗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