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

路边停个车,上个厕所、买个早点儿,没想到会遇到收费乱象。去年开始,某些城市偷偷把停车费随便涨,明明只停了15分钟,结果账单出炉还得掏钱。看似简单的一个扫码充值,背后可是潜藏不少潜规则。

我倒是碰到过这样的事。记得去年秋天,我带娃去商场附近吃个饭。刚停好,就见收费员抬头看我一眼,然后走过来盯着车牌。没多想,我直接扫码,准备付费。结果碰到一句:先别付,这块停车场我们还在整改账目。顿时一头雾水——这算不算坑我?事后查,这个停车场的收费公示牌被贴得颜色还很淡,根本没什么线标示,我就想:是不是某些平台一不小心就踩了雷?

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有驾

基本上,2025年出台的拒付规则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停车场没啥标识或手续不全,你可以果断拒付。这不,住建部联合发改委的文件明确说了,必须明码、合规、可追溯。你看,城市像杭州,今年4月起,收费平台必须出可追溯的电子记录,否则你可以说不付。这就像买菜要不开标签,商贩随意涨价,咱还得乖乖掏钱?不可能。

先不说那些真凭实据的倒逼,光是这个4个拒付场景我觉得就挺贴地气:

第一,没三标——这指的是没有收费公示牌、没有唯一车位编号、没有电子计费设备。比如我朋友在郑州的事,他在路边停了个白线车位,哪都没牌子,想收费?笑掉大牙。他直接投诉,最后那方被罚了2000块。就是说,没有硬指标的标示,连收费的资格都没有,凭啥给钱?这点我觉得还挺合理的。

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有驾

第二,超时未提醒。这次新规最实在。免费15分钟,你要是没收到短信或APP通知,就可以拒付超过部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觉得:这才公平。城市像北京、成都,甚至有平台绑定手机号,用户不绑定,就根本收不到旅游提醒。没提醒,超时?就不认账。这个规则其实偏软件逻辑,但实际操作也挺简单,先留存没提醒的证据,拒绝超出部分。

第三,时间段和价格不对。这个就挺实用。假设你晚上11点在一个路边停车,收费员还按白天高峰价收?你可以直接指出:不对,平时晚间价才5元,怎么这边还收10元?虽然听起来有点扎心,但确实有这个权利。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在西安的体验,那天刚好21:30,按规定收费为20:00后5元,我就直接拒付。收费方还补差价,那感觉还算公平。

第四,设备故障导致没有记录。这个其实最心疼收费方。去年我也碰过一次,摄像坏了,地磁没感应到,收费人员就瞎猜了:你停了两个小时。结果我拿出手机调查看了实时GPS轨迹,明显停的时间短多了。新规要求所有设备壮实录,不能靠人口述。这其实挺好的,要不然谁都觉得人工估算不靠谱。

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有驾

说到拒付,当然不用担心黑名单之类。据我所知,只要有证据,拒付没有什么影响。这点说白了,就是拿手机拍点照片,或存个提醒短信,关键时刻就能用。很多人可能会想:万一后来收费平台以不付作为理由,把你列入黑名单?我觉得还不至于,毕竟法律上已经明确说明:这种违规收费情形你可以拒付。

我其实挺佩服这个法规的。以前,停车场都喜欢藏猫腻,不标识、超时不提醒、价格不透明这些都是常用招数。现在新规一出,就像给车主多了一把反击的钥匙。否则,一些平台就会变本加厉,搞针孔摄像头+高峰价这种暗箱操作。

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有驾

说到底我还是有点犹豫:没有这么快就能解决所有乱象。有些平台可能会钻空子,比如就算没有标识,也会搞个假装张贴收费牌,或者用技术手段绕过检测。想问一下读者:你遇到过哪个自己觉得不合理的收费场景?或者说,有没有遇到过收费人态度特别野蛮的情况?我倒是觉得,明规矩之后,车主和管理方能多一份理性。

这次写完,突然想到——其实像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那次在西安停好车后,迎面走过一名收费员,他没说话,只是递出了一个收费单,实际上当时我看了一眼,没什么异样,但心里就在想:这些单子是不是被事先打印好,有没有一种收费套话都事先写好的感觉?也许我在监控里拍张照片,未来还可以作为判断标准——(这段先按下不表)

车主们,遇到似曾相识的收费套路,别着急。多留个心眼儿,留个证据,面对不合理收费可以说:你们这收费不符合法规,麻烦退回。或者直接走人。归根到底,车技和法规都得跟得上。

2025年路边停车缴费新规出炉,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车主可以直接拒付,避免无理收费更有话语权-有驾

你觉得:这样的规则会不会太理想化?又或者,未来能不能再补充点谁能参与监督?我自己倾向:这个闹得越大,越能推倒很多行业潜规则的堡垒。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