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

35岁的美女骑手祈铄然再也没有等到下一次启程的机会——就在7月11日的傍晚,那条熟悉的高速公路上,她因为一瞬间的分神,摩托失控撞向护栏,头部重伤,从此天各一方。

消息一出,不只是摩友们,几乎整个圈子都陷入了一种难以接受的悲伤和愤怒。

看着祈铄然的摩托被队友小心翼翼地擦拭、排在车队最前面,很多人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她的朋友圈头像还停留在那个阳光下灿烂大笑的瞬间,仿佛这一切只是个误会,只要关掉手机,明天一早她又会骑上那台哈雷来赴约。

可惜,意外和明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到。

祈铄然,东北长春姑娘,单身、爽朗、漂亮、自由,几乎是摩托圈子的理想标签。

2.7万粉丝关注她的骑行生活,她也的确没让身边的人失望过——随车队穿越无人区、顶着风沙进新疆、用镜头和机车把人生玩得漂亮,每一段路都像她特意为自己选的生日编号cc0329一样,充满意义和仪式感。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朋友们提起她,大多是打心眼儿里觉得“这个姑娘活得潇洒”。

她不怕苦不怕晒,拍照喜欢抬头迎着阳光,讲话一本正经里带着爱笑的调侃。

去年一个秋天,她和几名队友一起穿越西北戈壁,大家夜里围着火堆喝啤酒,有人担心地说哈雷太重,问她骑不骑得动,她扬扬下巴说:“我不试试咋知道。”

没有人不佩服她的胆子,也没人想到这股冲劲会有收不住的一天。

那天的事故说起来太平常,甚至有些让人不甘心。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不是高速狂飙,也不是撒野耍酷,只是6点多太阳落山,大家都在返程的路上。

队友回忆说,她就在前头几辆的位置,突然速度不大地拐了个弯,人在座上晃了下,然后车子就像失了控般擦着护栏滑过去,接着重重地倒在地上。

很短的几秒,不惊天不动地,却让所有人都傻了。

真正让人揪心的是结局。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祈铄然那天本该好好地把头盔扣紧,可她大意了,摔倒时头部磕得最重。

大家赶紧把她抬上急救车,能做的急救方法都用上了——可医生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那一刻,队友们都说,现场安静得只剩下风,无能为力的滋味太刺骨。

这则消息炸裂一般刷遍各大机车圈,“骑哈雷的小姨没了!”大家难以置信——平时那么注意安全的姑娘,怎么就倒在这点“细节”上?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各路粉丝涌进她主页,看她最后那个插着白花跳舞的小视频,还评论说“不吉利”,没想到竟是她最后的身影。

事后,车友们聚在微信群里反复讨论,从头盔佩戴到精神分散,每个细节都成了讲安全的实例。

她的爸爸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心疼和自责扑面而来。

父亲这几年一直催她早点安稳下来找个人嫁了,说女孩子骑大块头哈雷实在太危险,可她笑着说:“我先把我自己的路走完,再考虑这些。”如今这一走,路是真的走完了。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摩托骑行,本来就是“肉包铁”的游戏,没人比骑手们自己更明白这个残酷的前提。

公安部的数据很扎心——2024年中国摩托数量逼近8600万辆,35岁以下的年轻骑手是骄傲的主力军,可相关事故率甚至是同龄汽车司机的2倍还多。

休闲类大排摩托销量逐年猛增,骑手们一边对自由上瘾,一边也时常会遗忘那一点点侥幸心理会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骑行出事早成老课题,却每每出事又总叫人猝不及防——你说是命吗?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还是“只要系紧头盔”的一句劝告就能改写人生?

但现实里这种偶然和必然,反复在身边的人身上奏响。

其实,祈铄然真的很努力活得像自己。

她的摩旅记录里,有清晨在吉林冬雾里等天亮,有在高原上用无人机拍大红色的哈雷,有穿着皮夹克在队友间大声笑着开黄腔。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2.7万粉丝留给她的是一段段感谢和祝福:“姐,路上慢点”“你真帅”“愿你来生还做骑手”,仿佛还能看到她回头摆手的样子。

而今,这场事故给所有人都狠狠地敲了警钟。

朋友圈里同样热爱摩旅的朋友,有的把自己曾经不戴头盔骑行的视频通通删掉了,也有的发起了“整车骑行不掉头,头盔不离头”的承诺接力。

更多人流着泪唠叨:哪怕再酷再自由,命才是最硬的底牌。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祈铄然的追悼会安排在伊通殡仪馆,时间确定在7月19日早晨六点。

车友们都说,要给她一个风光的告别,就像每一次摩旅集结一样——摩托排得整整齐齐,大家披上定制的小背心,上面印着“cc0329”,有人提议,到最后让摩托发动一次,把油门拉到底,像她生前最喜欢的那一声轰鸣,送她最后一程。

慢慢地,车友们开始交流起别的故事。

比如,7月刚过去没几天,贵州和北京也相继曝出摩托事故:十五岁的少年带着小学毕业的小女孩撞在货车尾上,女孩伤得惨不忍睹;北京河沟里的少年,幸运的是及时被救了出来。

这样的新闻在机车圈算不得新鲜,每一次热搜都像定时炸弹,逼着人们一遍一遍温习安全守则。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现实终究比故事更难堪。

生活对爱自由的人从不宽容,你做得稍微绝一点,代价可能就过于沉重。

可我们谁不是这样呢?

有些人28岁买了第一台摩托就觉得这辈子明白了自由,有人三十几岁了还每天在路上见招拆招,只不过,有的人更幸运些,一路收获风和风景,有的人则早早画了句点。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有时我在想,究竟什么才算不枉此生?

祈铄然的生前选择被许多人质疑,但也有不少人说,她没留下遗憾,已经比太多人都活得真的、痛快。

那些嘴上说骑行危险的亲友,多半也是怕她出事。

可她在一次次的旅途中证明,她的幸福从来不需要别人的标准来衡量。

但安全这件事,从不是靠勇敢和美丽撑得住的。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公安部交研中心的专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骑摩托要全副武装,头盔、护具一样都别少,车速别心大,别随意改装,想当烈马先想清底线,再自由也别拿命做赌注。”这些话在意外发生后再听一遍,更觉刺耳又真实。

祈铄然走了,只留下无数的惋惜和叹息。

摩圈里又多了几句忠告,多了几条抱团安全的规则,大家都明白: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骑哈雷的小姨”因摩托事故去世,队友还原事故现场-有驾

摩托再重,风景再美,生命只有一次。

那么,下次骑车出发前,能不能多仔细地检查一下装备,能不能别让身边的人总是提心吊胆,能不能在追风的时候,也记得留住自己?

我相信,如果祈铄然还在,她一定会说:“别把我当榜样,但别忘了我的教训。

人有梦,可以追,也要活。”

愿所有喜欢骑行的人,都能一路平安,看够风景,安然归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