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关停100家门店,销量下滑背后藏何玄机

奔驰打算“挥刀”砍掉一百多家店,这事儿,咂摸起来颇有些玩味。

遥想当年,恨不得出门遛弯儿就能撞见一家奔驰4S店,如今却要精简瘦身,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啥药?

咱们先缕一缕这茬儿,奔驰这几年在华那叫一个顺风顺水,销量像坐了火箭般蹿升,门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颇有几分将奥迪宝马甩出八条街的架势。

2012年区区不到20万辆,到了2023年直接蹿升至76万多,这番光景,可谓是今非昔比。

门店也从最初的寥寥数十家,膨胀到七百有余。

试问,这速度可还行?

然而,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胯。

2024年起,销量开始显露疲态,今年首季更是下滑一成。

更令人头疼的是,门店一多,便上演了一出“兄弟阋墙”的戏码。

你降价促销,我打折让利,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品牌溢价也跟着打了水漂。

这情形就像是,本想靠人海战术将对手淹没,不料却反噬自身。

一位忝列北京奔驰的朋友私下爆料,有些门店为了抢夺客源,简直是赔本赚吆喝,亏本赚吆喝。

这并非良性竞争,实乃赤裸裸的内耗。

一语中的,道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以,奔驰眼下盘算着“瘦身健体”,关停一些效益不佳的门店,以期减少内耗,并降低运营成本。

毕竟,供养着这般庞大的销售网络,单是人力和管理费用,便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岁末年初,奔驰中国已然启动了一轮裁员,销售部门首当其冲,裁员比例更是高达一成五。

由此可见,奔驰的处境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但蹊跷之处也正在于此。

奔驰缘何出此下策?

莫非仅仅是销量滑坡这般简单?

依我看来,事情远非如此。

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已然变了天。

奔驰关停100家门店,销量下滑背后藏何玄机-有驾

往昔是“躺赢”的时代,只要顶着豪华品牌的名头,便能轻松收割市场。

时移世易,今时不同往日,消费者愈发精明,也愈发挑剔,单凭品牌光环已然难以奏效,产品力、服务质量都得跟得上。

更兼之,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特斯拉、比亚迪等后起之秀,可不是泛泛之辈。

另一方面,奔驰或许也已然醒悟,往昔那种“跑马圈地”的扩张模式已然日暮途穷。

门店数量繁多,并不等同于服务品质上乘。

反倒可能由于管理滞后,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试想,七百多家门店,每家店的服务水准良莠不齐,消费者的体验自然也是千差万别。

故而,奔驰此番“瘦身”,或许也是为了重塑其“高奢”形象。

与其仰仗数量取胜,倒不如靠质量说话。

将服务做到极致,将品牌形象维护到位,方为长久之计。

宝马奥迪也在调整渠道策略,但奔驰此番举动更为激进,颇有几分“刮骨疗毒”的意味。

然而,此番转型也并非毫无风险。

门店数量锐减,消费者购车便利性势必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

再者,关店势必会引发部分经销商的怨言,毕竟人家也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

如何斡旋于各方利益之间,亦是一大考验。

实则,此事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昔日那种倚仗“摊大饼”式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然落幕。

现如今,消费者所渴求的,是更优异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更臻善的体验。

品牌方所应做的,并非一味地扩张,而是要苦练内功,提升产品质量。

这才是制胜之道。

奔驰此番“瘦身”,恰如一则讯号,昭示着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往后,谁能真正俘获消费者的芳心,谁方能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