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那就是特斯拉要推出一款新车,而且是专门为咱们中国市场打造的。
这事儿终于尘埃落定了,特斯拉官方正式宣布,一款加长版的Model Y,被命名为Model Y L,将在今年秋天正式和大家见面。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因为它不仅仅是把车身拉长了那么简单,而是带来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是一款六座车。
咱们都知道,现在市面上卖的特斯拉Model Y,不管是哪个版本,全都是五个座位的。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五个座位有时候确实会显得有些拥挤。
比如一家三口再带上爷爷奶奶出门,五座车就坐满了,舒适度会打折扣,要是再想带点什么东西,空间就更紧张了。
而这次的Model Y L,采用了2+2+2的三排座椅布局,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座位,中间留出了一个通道,这样一来,不仅第二排的乘客坐着更宽敞、更舒服,要去第三排也方便多了,可以直接从中间走过去,不用再费劲地翻折第二排座椅。
这种设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冲着咱们中国家庭用户来的,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大家对于大空间、多座位车型的需求。
为了能放下这多出来的一排座椅,车身尺寸自然是要“升级”的。
根据工信部公示的信息,这台Model Y L的长、宽、高分别是4976毫米、1920毫米和1668毫米,而决定车内空间大小的关键数据——轴距,达到了3040毫米。
可能光看这些数字大家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
和现在卖的普通版Model Y相比,新车的车身长了将近18厘米,这差不多是一支普通电视遥控器的长度;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拉长了整整15厘米。
这些增加的长度,几乎全都用在了乘客舱,目的就是为了让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乘客能有更充裕的腿部空间。
这个尺寸,比常规的Model Y大了一整圈,但又比特斯拉旗下更大更贵的旗舰车型Model X要小一些,正好填补了中间的空白,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外观方面,特斯拉的设计师似乎还是比较“偷懒”的,车头部分和现款Model Y几乎一模一样,还是那个简洁到甚至没有进气格栅的标志性前脸。
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车身侧面。
因为整个车身和轴距都加长了,所以从侧面看过去,车子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和流畅,少了几分紧凑感,多了几分稳重和大气的姿态。
一些细节也做了调整,比如后门边上的那个小三角窗,造型就和现在的五座版有所不同,这显然也是为了给第三排乘客留出更好的视野和空间感而做出的优化。
不过,特斯拉那个非常有特点的大溜背式车顶设计依然被保留了下来。
这个设计虽然好看,也让车子显得很运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快速下滑的车顶线条下,坐在第三排的成年人,头部空间会不会觉得压抑?
这恐怕要等新车上市后,大家亲自去店里体验一下才能有答案了。
车尾的变化也不大,但特斯拉在车标上玩了个小花样,用了一个全新的标识来区分车型,那个标志看起来有点像三个Y叠在一起,也像是Y和两个L的组合,挺有意思的。
动力性能上,大家也不用担心。
根据工信部的信息,Model Y L将搭载前后两个电机,组成一套四轮驱动系统。
其中前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42千瓦,后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98千瓦。
这套动力组合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是相当强劲的,既能保证日常在城市里开车的平顺和安静,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特斯拉那种标志性的、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加速快感。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价格。
目前,和它配置最接近的现款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是31.35万元。
那么这台加长了、还多了两个座位的Model Y L,价格肯定会上涨。
市场普遍预测,它的最终售价很可能会落在35万元到40万元这个区间。
这个定价就非常值得玩味了,因为它正好切入了目前国内竞争最激烈的高端家用SUV市场。
特斯拉这边的消息一放出来,国内的几家新能源车企巨头也立刻做出了反应。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就公开发言,他先是很有风度地称赞Model Y L是“值得尊重的六座纯电SUV”,承认了对手的实力。
但紧接着话锋一转,他说建议关注20到30万价位的用户可以期待一下,这番话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似乎是在暗示Model Y L的定价可能会偏高。
随后,他还顺便为自家即将在9月份发布的五座新车理想i6做了一波宣传。
而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则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回应,他表示大空间纯电SUV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并顺势推出了自己子品牌乐道的新车L90,最后还喊了一句口号“一起加电!”,充满了竞争的火药味。
从这些大佬们的反应就能看出来,特斯拉推出Model Y L这件事,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表明了即便是特斯拉这样的全球行业领头羊,也开始正视并主动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
正是因为有了理想、蔚来、问界这些优秀的国产品牌,率先在六座、七座家用SUV这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才让特斯拉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调整策略,也加入到这场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空间竞赛”中来。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是中国消费者的胜利,因为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一个有力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