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汕高铁跨海栈桥贯通 厦门至广州2.5小时通道现雏形

主栈桥落成。2025年7月18日,漳江湾跨海特大桥这个关键节点有了实质推进。它躺在福建漳州外海,全长5.8公里,其中5公里需要直面海洋环境。中铁四局施工团队完成了主栈桥搭设,海上施工平台算是立住了脚。据东南沿海铁路福建公司披露,这步走通,意味着海上多个工作面能同步展开,工期压力稍缓。

漳汕高铁跨海栈桥贯通 厦门至广州2.5小时通道现雏形-有驾

这条漳汕高铁不长,175公里,串起漳州、潮州、汕头三座城市。设计目标明确:350公里时速。全线六座车站,一半是新建。重点在福建段海域,漳江湾、诏安湾、东山,三座跨海特大桥是咽喉。福建多山又临海,陆地通道受限,跨海是绕不开的选择。技术难度摆在那里,尤其海洋环境对基础施工的干扰,比陆地复杂得多。栈桥先行,正是为了给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作业面。

目标定在2028年通车。一旦成网,它将北接福厦高铁,南连汕汕高铁,拼上福州直抵广州的高铁版图最后一块拼图。现在厦门去广州,高铁得绕行深圳或赣州,耗时接近4小时。新通道成型后,时间压缩到2.5小时左右。福州到广州,也从目前约4小时减至3.5小时。时间省了就是效率。南方日报报道指出,这0.5到1小时的节约,对商务和旅游流都具备吸引力。

对粤闽沿海经济带的想象空间被打开了。现有沿海铁路通道能力接近饱和,时速标准也不统一。漳汕高铁补上这段短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东南沿海高铁走廊。它直接联系汕头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及背后的闽南金三角、潮汕地区。人流物流效率提升,区域协作的基础设施瓶颈有望突破。项目规划层面,它被视作完善“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一环。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主栈桥只是开始,主体桥墩施工、大跨度桥梁架设都在海上。海洋环境施工窗口期有限,台风、季风、海水腐蚀都是现实威胁。中铁四局现场技术负责人私下聊过,福建段海域施工的难度,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棘手。能否按计划在2028年投用,关键就看跨海工程能否顺利啃下。公众看到的是时间缩短,背后是无数工程节点必须精确踩准。区域经济整合的愿景固然宏大,但跨海工程的实际推进风险,常被乐观的通车时间表所掩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