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流言蜚语的传播速度远超古代烽火狼烟。近日,比亚迪的换挡设计成了新的靶子,被贴上了“反人类”的标签。一位博主吐槽比亚迪R挡在前D挡在后的设计不符合常规,容易造成误操作。随后,类似的帖子像病毒一样疯狂复制,文字、图片如出一辙,不禁令人质疑:这是黑公关在暗中操控,还是营销号们故技重施,进行着低劣的抄袭?
挡位设计,真的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驾驶过汽车的人都知道,换挡杆的设计多种多样,有的位于方向盘后,有的在中控台上,有的则是电子按键。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只要符合安全规范,用户适应后便可。即便比亚迪的设计存在瑕疵,用户的正常吐槽也无可厚非,何至于演变成如今这般全网“围剿”的局面?
这背后,恐怕隐藏着更深层的商业博弈。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不择手段。黑公关、水军、恶意营销……这些早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与其说是比亚迪的换挡设计存在问题,不如说是有人嫉妒比亚迪的销量,想浑水摸鱼,趁机抹黑。
当然,也不排除营销号们为了流量,故伎重施,进行“复制粘贴”式抄袭。为了吸引眼球,他们不惜搬弄是非,蹭热点、博流量,毫无底线。这种行为不仅可耻,更败坏了网络生态。如同《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投机取巧终非长久之计。
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小米将造谣者告上法庭,阿维塔向博主发出律师函……车企面对谣言,态度日益强硬。这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被别有用心之人误导。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我们应当明辨是非,理性思考,不轻信,不盲从,共同守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莫让谣言的烈火,吞噬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正如但丁在《神曲》中所描述的地狱之火,无端的指责和恶意中伤,最终只会将自己也吞噬其中。难道我们真的要生活在一个连换挡都要被无限放大的世界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