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出头,盘一辆溜了三万公里的20款本田思域Hatchback,划算吗?
放过去,我铁定呲之以鼻。
都二手了,身价跌成啥样了,谁买谁大冤种。
可最近,我那损友就搞了这么一出,还嘚瑟得成天在我眼前晃荡,给我整得有点拿不准了。
他淘的,就是里提到的那款:20款HATCHBACK 220TURBO CVT潮酷控。
皑皑白,确实够呛。
他叨咕着,当年落地也得小二十,现在十万露头,还附赠一堆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简直捡了个大便宜。
听着好像没毛病。新车指导价杵那儿,二手车肯定腰斩。可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先说这“便宜”,到底便宜了多少?
里说,新车含税奔着十七万去的,二手叫价十万出头。
看着是省了一笔,可你得算上购置税、保险这些零碎。
新车落地,没个十八万下不来。
这么一算,三年跑了三万公里,折损个七八万,也算合理范畴。
再说配置。
里罗列了一串:无钥匙进出、一键启动、倒车影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乍一听挺唬人,可大实话,现在十万块的新车,这些玩意儿也基本是标配了。
而且,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汽车科技迭代加速,新款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肯定比老款的更靠谱。
重头戏来了,为啥这车这么快就易主了?
里没吱声,但咱们得琢磨琢磨。
莫不是前车主急需用钱?
莫不是这车有什么难言之隐?
莫不是哈尔滨天寒地冻,开这车遭罪?
二手车最大的坑,就在于信息黑箱。
你压根儿摸不透前车主咋伺候的,也闹不清这车有没有出过什么幺蛾子,更不晓得它日后的维修保养费用会高到啥程度。
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思域这车保值率杠杠的,开出去倍儿有面子。
尤其是Hatchback版本,造型别致,深得后浪们喜爱。
而且,1.5T的引擎,马力确实不俗,百公里加速九点几秒,甩一众代步车几条街。
再加上本田的牌子响当当,品控应该没啥大问题。
可这“面子”,值几个钱?
为了一个吸睛的壳子,牺牲舒适性和实用性,真的值得吗?
况且,里也说了,思域的车漆娇嫩,隔音拉胯,内饰材质寒碜。
这些毛病,时间长了会让你崩溃。
再瞅瞅用车成本。
里说,思域的年用车成本接近一万,同级车在五千到一万二之间浮动。
这个数字,掺水不少。
用车成本,涵盖油费、保险、保养、维修、停车费等等。
要是你经常跑长途,油费肯定水涨船高;要是磕着碰着几次,维修费就蹭蹭往上涨。
而且,二手车的维修风险,比新车大得多。
当我们一门心思扑在“性价比”上时,是不是忽略了更关键的考量?
譬如,你的真实需求是啥?
你对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有什么偏好?
你是钟情于开新车,还是更在意捂紧钱包?
归根结底,买车这码事儿,就是图个乐呵。
要是这辆思域真让你砰然心动,而且你也能承担它的潜在风险,那就果断拿下。
但别被所谓的“超值”迷花了眼,多掂量掂量,多比对比对,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
这损友现在开着思域,确实挺得意。
可谁又能料到呢?
兴许过两年,他又会换一辆新款的电车,然后开始吐槽这辆思域的油老虎、噪音制造机呢?
毕竟,喜新厌旧,是人类的通病。
而汽车,无非是满足我们虚荣心的工具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