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因其卓越的寿命、大容量及无记忆效应等特性,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然而,它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的容量降低、性能衰减、循环效率下降以及析锂现象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影响因素解析
1. 低温条件下,电解液变得黏稠甚至部分凝固,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能显著降低。
2. 低温环境下,电解液与负极、隔膜的相容性变差,影响电池的正常运行。
3. 低温使得锂离子电池负极锂析出加剧,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液反应,导致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增厚。
4. 在低温环境中,锂离子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扩散系统减弱,电荷转移阻抗(Rct)显著增加。
冬季锂电池的正确使用之道
1. 避免在极寒环境下使用锂电池,因为低温会降低电池的活性,严重影响充放电效率。锂电池的适宜工作温度为-20°C至60°C。当温度低于0°C时,不宜在户外充电,而应移至室内进行(请确保远离易燃物品)。在低于-20°C的极端低温下,电池会进入休眠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2. 养成即用即充的习惯,冬季电池电量消耗快,要及时充电,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同时,要注意以浅充浅放的方式充电,避免过充过放对电池造成损害。
3. 充电时请保持关注,不要长时间离开。避免长时间充电,以防止过充对电池造成损害。同时,要确保充电环境温度不低于0°C。
4. 使用专用锂电池充电器进行充电,避免使用劣质或不适配的充电器,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5. 关注电池寿命,适时更换新电池。锂电池的寿命有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和不当使用方式的影响,电池性能会逐渐下降。当电池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
6. 为过冬做好准备,长期不使用电池时,应充入50%-80%的电量并卸下存放。同时,要定期为电池充电以保持其活性,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