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出行的常用方式之一。高速公路的限速规定,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交通效率,是每一位驾驶员都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然而,有些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了,却没有收到罚单,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运气好,没被查到吗?还是因为超速幅度不大,不属于违法行为呢?
高速上超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车速表误差。车速表是显示车辆行驶速度的仪器,但是它并不一定准确。国家标准规定,车速表的显示速度不能低于实际车速,也就是说,车速表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一般是5%到10%。如果我们看到车速表上显示的是120km/h,那么实际的车速可能是108km/h到114km/h之间。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并没有超过限速标志上的120km/h,所以也不会被罚款扣分。
区间测速。区间测速是一种测量车辆在一定路段内的平均行驶速度的方法,它通过两个或多个测速点,计算车辆通过该路段的时间,从而得出平均速度。区间测速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车辆在测速点前后变换速度,提高测速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区间测速的缺点是,它不能反映车辆在区间内的实时速度,也就是说,如果车辆在区间内的某一段超速了,但是在其他段降低了速度,使得平均速度没有超过限速,那么也不会被罚款扣分。
测速仪失效。测速仪是用来捕捉超速车辆的设备,它一般分为雷达测速仪和激光测速仪两种。雷达测速仪是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根据多普勒效应,测量车辆的相对速度。激光测速仪是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根据光电效应,测量车辆的相对速度。测速仪的工作原理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有可能出现失效的情况,比如因为电池耗尽、设备故障、信号干扰、天气影响等原因,导致测速仪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测速结果不准确。如果车辆在测速仪失效的时候超速了,那么也不会被罚款扣分。
超速幅度不大。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于超过规定车速10%以下的违法行为,并没有做出专门说明。也就是说,如果限速120km/h,那么你开到132km/h以下,并不一定会被扣分罚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超速,因为超速本身就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你可能会收到交警部门发来的警告,也可能会影响你的信用记录,也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麻烦。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高速上超速了,没有收到罚单,可能是因为车速表误差、区间测速、测速仪失效或者超速幅度不大等原因。但是,这些都不是驾驶员可以放心超速的理由,因为超速行为本身就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也是危害交通安全的。超速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为了赶时间或者刺激而冒险超速。毕竟,生命无价,安全第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