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最近咱们汽车圈最让人安心的事儿,恐怕就是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出行安全了。前段时间,“不冒烟、不爆炸”的超强电池安全标准给新能源车上了道硬核保险,让大家伙儿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不,脚步还没停,最近又一个让无数车主和乘客“抓狂”的小细节,被工信部给“盯上”了——那就是那些看着高级、用着别扭的【隐藏式门把手】!
你可能觉得,这玩意儿不就是个把手嘛,能有多大事儿?可别小看它!设计初衷是为了让车身线条更流畅、更酷炫,但实际用起来,那简直就是状况频出,堪称车门上的“隐形门神”,随时准备给你添堵。
想象一下,车子万一突然没电了,或者出了点小事故,这隐藏把手唰地一下缩回去,你怎么拉门?人在外面进不去,人在里面出不来,这不是耽误事儿吗!冬天零下十几度,它给你玩个“冰封”,怎么都弹不出来,急死你!更别提有时候还悄悄“夹你一下”,疼得你龇牙咧嘴。
但最让大家无奈的是啥?是它常常让乘客感到“不会用”的尴尬。尤其是对不熟悉新能源车的朋友或者一些长辈来说,站在车门前,瞅着光溜溜的车身,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开门。
还记得河南都市频道报道的那个网约车司机师傅吗?他开着一辆隐藏式门把手的车,一天载客二十多人,里面至少有一半人都不会开门,全靠他远程指挥或者下车帮忙。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又心酸又好笑,把手设计得这么“高冷”,完全不接地气啊!
这些来自一线和广大网友的吐槽,终于引起了重视!这回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就是打算给这个“隐形门神”立立规矩了。
未来新的国家标准,就要给隐藏式门把手加上“双重保险”:比如增加机械应急开启的功能,哪怕车辆断电或者碰撞了,门也得能顺利打开,不能让你困在里面或者外面;还有,车门里外那些应急开锁的把手,必须得有清晰明了的标识,让人一看就懂,别再摸不着头脑了!
这简直是太及时、太贴心了!这说明咱们国家的汽车安全标准,不光盯着电池这样的大件儿,也开始关注这些直接影响咱们日常使用便利性和紧急情况逃生的小细节了。这是实实在在把用户的感受和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从“看不见的能量核心”到“摸得着的开门方式”,工信部这一步步走来,都是为了咱们的出行更安全、更少烦恼。
那么问题来了,继电池、门把手之后,下一个会被国家标准“点名”优化、升级的汽车部件,会是什么呢?是让人头晕的大屏操作?还是容易误触的换挡方式?或者别的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