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中,不少合资车企陷入“水土不服”。而上汽大众在进博会上给出破局之道:以中国智慧为引擎激活德国品质价值,这正是合资车企的韧性密码。中国市场对智能与续航的高要求独具特色,上汽大众通过高效机制实现需求转化:中国团队捕捉痛点,德国团队提供技术方案。ID. ERA与奥迪E5 Sportback便是例证——中国智慧定方向,德国品质保品质。上汽奥迪A7L的市场表现印证了这一密码:德系质感奠定基础,中国团队主导的服务与配置优化提升粘性。这种双向赋能形成1+1>2效应,让企业兼具自身优势与本土适应性。
全势能产品布局,展现合资车企的韧性样本
在进博会这一国际化舞台上,产品即语言。上汽大众ID. ERA作为大众品牌首款增程式全尺寸SUV概念车,以“高辨识、高智感、高情感”三大理念,展现出上汽大众在新能源技术路径上的多元探索。而奥迪 E5 Sportback则以3.4秒破百的性能实力、AI赋能的智能座舱与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彰显出德系基因与中国智电科技的深度融合。再加上连续三年服务政要接待的上汽奥迪A7L,这三款车型共同构成一幅“全势能”产品图景——从燃油到纯电,从概念到量产,从本土到全球,上汽大众正以清晰的型谱规划与技术路线,回应市场对合资车企“转身慢”的质疑。
正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所言:“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上汽大众正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其40余年的体系积淀,不仅是产能与渠道,更是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与对技术路线的持续迭代。
“德国品质+中国智慧”,共创共赢的产业新范式
进博会不仅是各国展品的秀场,更是合作模式的摇篮。上汽大众在展台之外,还吸引了中外媒体团专程前往安亭试车场,实地体验奥迪 E5 Sportback的驾驭质感与智能交互。
这背后,是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作为合资2.0“美美与共”载体的成功落地。该基地以工业4.0标准打造,年产能达36万辆,不仅是奥迪E5 Sportback的诞生地,更是中德双方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环节深度协同的缩影。
从上汽大众ID. ERA搭载的EA211 1.5T EVO II发动机,到奥迪 E5 Sportback搭载的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辅助驾驶系统,无不体现“全球资源”与“中国智慧”的双向赋能。这种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本土化竞争力,也为全球产业协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路径。
油电同进、智电同行,上汽大众的2026棋局
在行业舆论仍纠结于“油电之争”时,上汽大众已明确提出“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的战略方向。上汽大众ID. ERA以增程技术开启“全势能”布局新篇章,以奥迪 E5 Sportback重新定义“豪华智能电动出行”。二者共同指向一个未来:技术路径可以多元,但智能体验必须同步进阶。
根据规划,2026年起上汽大众将密集投放多款全新新能源车型,涵盖插混、增程、纯电三大路线。到2030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更将推出超20款新车型。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堆砌,而是基于四大智能化生产基地、清晰技术路线与本土化生态合作的结构性布局。
进博会的全球舞台,向来是企业战略的“晴雨表”。上汽大众此次亮相,没有纠结于“快慢”的争论,而是用一套“产品+生态”的组合拳,展现了合资车企的全新势能。展台上的新能源车型,搭载着大众集团最新的电动化技术,同时融入了上汽针对中国路况优化的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则是基于本土海量出行数据训练的成果,让“安全”与“智能”实现无缝衔接。
“德国品质”是不变的根基,确保每一辆车都经得起市场考验;“中国智慧”是创新的引擎,让产品更懂中国用户。从研发、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布局,上汽大众正打破“合资=保守”的刻板印象,以融合之力构建竞争壁垒。在未来的汽车赛道上,这样的“双轮驱动”模式,终将让韧性转化为持久的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