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汽车时,通常关注的焦点在于车辆的外观、内饰、配置和动力等舒适性方面,却往往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性配置,例如汽车防撞梁的设计。然而,汽车防撞梁作为车辆安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撞梁有前、侧、后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承担着抵御正面、侧面及后部碰撞冲击的重要任务。
虽然前后防撞钢梁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节省成本的空间,但没有任何产品敢于省略它们。这是因为前后防撞钢梁是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此外,它们也是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必要装备,其硬度必须达到标准要求。然而,后防撞钢梁并未被强制要求配备,因此常常被忽视,成为汽车制造厂减配的重点区域。但在国外,很多车型的后防撞钢梁都是强制装备的,这一点得到了广泛重视。
后防撞梁在汽车低速碰撞时,主要通过挤压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对车辆和乘客的伤害。其形状和材质各异,常见的有钢和铝合金,厚度通常在2至3毫米之间。
为了让消费者更深入了解后防撞梁的重要性,专业人士对多款车型的后防撞梁材质和厚度进行了全面测量,并制定了详尽的榜单。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份榜单,深入了解各车型的具体排名情况!
在铝合金材质的后防撞梁排名中,前三名分别是雷克萨斯NX300、奔驰C级和丰田塞那。它们的后防撞梁不仅采用铝合金材质,而且厚度高达5毫米,堪称业界良心。日产楼兰、两厢思域和特斯拉ModelY的后防撞梁厚度超过4毫米,同样表现出色。而在热门车型中,丰田亚洲龙、理想L9、红旗H9、奥迪A4L和沃尔沃S90等车型的后防撞梁厚度也超过3毫米,表现值得称赞。
再来看后防撞梁采用铝合金材质的车型排名27至54位:这些车型的后防撞梁厚度普遍低于3毫米。其中,宝马X5、AIONLX、蔚来ES6、凯迪拉克CT6、理想ONE和别克GL8E等豪华车型,虽然其售价高昂,但后防撞梁厚度却显得较为薄弱。而在低价车型中,别克威朗、标致308和雪佛兰迈锐宝xl等车型却能够采用铝合金后防撞梁,表现值得称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采用双冲压辊压钢板工艺制造后防撞梁的车型排名。在榜单中,后防撞梁厚度超过2毫米的仅有奔驰EQC和马自达昂克赛拉两款车型,它们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而一些热门车型,如丰田的凯美瑞、汉兰达、RAV4混动,本田的冠道,日产的逍客、奇骏以及吉利星越L等,它们的后防撞梁厚度均低于2毫米,表现中规中矩。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日产轩逸的后防撞梁厚度仅为0.99毫米,但相对于其前防撞梁0.85毫米的厚度,还是有所加厚,达到了0.14毫米的差异,这样的表现是否值得称赞呢?
上述三张图片展示的车型均使用后防撞梁采用单层钢板设计。其中,宝马IX以4.61毫米的厚度位列首位,其厚度表现相对可观。然而,后防撞梁厚度在2毫米以下至1毫米以上的车型数量达到86款,而厚度低于1毫米的车型更是多达17款,这引发了公众对汽车制造过程中是否存在偷工减料行为的怀疑。由此可见,后防撞钢梁在汽车制造领域确实是一个常被忽视且容易减配的部分。
针对没有后防撞梁的车型,如热门的桑塔纳、奥德赛和坦克500等,消费者在购买时需格外小心。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慎重考虑这类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