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的底盘开发,说到底,就是在解决各种力学问题。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作为工程师我们的职责就是来协调各种力,来满足工程要求。不需要力存在地方,想办法平衡;需要力传递的途径采用更高效的方式.....
今天我们讨论两个问题,转向拉杆Tie-rod以及制动卡钳Caliper的布置。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所有的性能车....它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都很贵^_^
虽然口袋没钱,但不妨碍研究它。如果从上面这几台车的侧面去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车的制动钳都布置在前轴的后方,印象中的乘用车不都在前方么???
到底哪种布置更好?我们进行制动钳的力学分析过程!汽车底盘开发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的力学问题!得到一个平衡的结果。
从图示力受力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前卡钳在轮辋内圆周布置上,最佳位置为时针4:30。
优点:
1.从力学角度分析,这样的布置制动时对轴承的径向载荷最小;2.从卡钳冷却角度,这个布置对卡钳迎风也好。
缺点:
1.卡钳位置过低,车轮泥水更容易灌入;2.转向时的空间干涉需要详细校核。
对于乘用车,由于发动机横直的原因,转向机只能布在发动机之后,所以转向拉杆占据了卡钳的理想位置,所以乘用车前制动钳基本都布置在前轴前方约时针9:00位置。
但这里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前轴后方有布置空间,不要犹豫,布置卡钳!!!
(更多详细布置内容见乘用车制动系统开发第二讲:子系统的布置)
是不是豁然开朗???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转向轮,卡钳布置在了后方,那转向拉杆放哪?如下图所示。
拉杆的布置有放置在顶部(新一代已改),也有放置在前方。
如果我们抛开上下位置上的差异。只说拉杆位于前方,还是后方。那他们力学上有什么差异呢?别是救了卡钳却牺牲了转向,那肯定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哪种更好,看图说话。
从上图中我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转向机、横拉杆前置,则转向时外侧拉杆受拉力。拉杆后置则转向时外侧拉杆受压力。我们知道材料力学中有个压杆失稳的概念,就是细长杆件在受压力时的稳定性远小于受拉,而转向时外侧拉杆受力要远大于内侧拉杆的受力,如果我们考虑外侧拉杆,那我们更愿意将它置于受拉的状态,而将转向机前置恰恰能满足这一要求。同样的转向力,前置拉杆我们可以将拉杆做的更细、更轻。经过这么一分析,现在清晰明白。转向拉杆前置,而制动钳后置是最完美的一种布置形式..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当然还没有,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连载系列好文,下载IND4汽车人APP,追好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