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ndaslr9(侧向刚性55N/mm评分2.0)
马东teamissue(侧向刚性56N/mm评分1.7),对比评分满分(1.0为满分)的
TCRADVSLdisc(74N/mm评分1.0)
s-workstarmacsl6(76N/mm评分1.0)
实际骑行有人对比过同轮组不同车架的同功率速度差距吗?比如说分别在
150w(大部份人30巡航的功率)220w300w(大部分人40巡航的功率)400w和更高的800w到1000w(大部分人坐踩冲刺功率)
tour的评分标准是越低越好,至于实际骑行……
这些顶级器材本来就不是面向群众,甚至次顶也不是,我一直说次顶性价比高是因为大多数技术投放到次顶上能使车友获得良好的骑行体验,不是说能把次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而且,次顶只是一个级别,我主要都是推荐根据自己的喜好(包括品牌文化,造型)来选择实际产品。
关于个人的公路车经验全在下面了,欢迎分享:
全部评论 (0)